#

      什么是中国雕塑的姿态——“中国姿态——第六届中国雕塑展”巡礼

      作者:孙振华 冀少峰 2023-01-16 08:14:00 来源:美术报

          (1/4)郭雪 裂变 108×46×35cm 铸铝 2021年

          (2/4)冯崇利 风之痕-8 100×46×57cm 不锈钢、钢 2022年

          (3/4)陈啸东 《中国墨色》系列

          (4/4)郭兵要 李品 六尺巷NO.6 70×20×36cm 青铜 2021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展”已经举办了六届。这六届展览都以“中国姿态”为主题,体现了主办方的学术立场、艺术态度和问题意识。

        为什么是“中国姿态”?

        随着现代意义上的“雕塑”进入中国,经过数代雕塑家的努力,中国雕塑在今天已经有了自觉、自主的意识,这就是:用雕塑表现中国社会的现实;用雕塑表达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用雕塑展现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用雕塑参与国际间的对话和交流。

        “中国姿态”的意义在于,几代中国雕塑家在近百年的雕塑创作中,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根性和雕塑传统,他们通过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和造型艺术的资源,通过对传统的积极转化和再造,成功地将民族传统融入到现、当代的雕塑创作中,从而形成了今天中国雕塑摇曳多姿的作品面貌和百花齐放的丰富生态。

        “中国姿态”的主题就是基于这种背景提出的,它体现了中国雕塑的自信和自尊,正是在“中国姿态”的口号下,中国雕塑越来越清晰地开始呈现自身的系统和特征。

        历时六届的“中国姿态”的展览,用一个个作品印证了中国雕塑家的主张;用一个个脚印,将中国雕塑的足迹深深地镌刻在了中国的大地上。

        回望这六届的“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展”,它们的学术底色和价值取向非常明确,这就是:不忘雕塑服务人民,关怀现实的初心;集中研究、探讨中国雕塑的自身问题;通过雕塑创新,体现中国雕塑家的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展现中国雕塑最新的创作成果;只有这样,“中国姿态”的展览才能不辜负时代和人民的厚望,才能真正为中华文化的崛起作出雕塑专业的贡献。

        纵观本届“中国姿态”的作品,我们发现它延续几届以来所一直坚持的学术主张,参加本届展览的117件作品概括起来,如果用更具有中国传统意味的术语来表达,它们集中呈现为五个类型,这就是:“品物”、“观世”、“寄情”、“启智”、“化古”。

        “品物”,是中国当代雕塑与过去相比的一个显著变化,也是中国当代雕塑的重要特征。

        所谓品物,就是以“物”作为表现对象,改变了过去雕塑的习惯,集中塑造人物,通过人物叙述一个故事、塑造一个场景。所谓“品”,是雕塑家对“物”的研究、实验和琢磨;对观众而言,则是鉴赏、评品。“品物”极大地丰富了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物质形态所具有的表现力以及由“材料”、“体积”、“形态”所构成的丰富的空间关系。

        在中国当代雕塑中,“物”具体指什么呢?首先,它用抽象和半抽象的方式,表现了物的丰富的空间形态和结构。

        “品物”之“物”,不仅指雕塑的抽象和半抽象的空间形态,它同时还指“物件”、“器物”,它可以是具象的,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物”的艺术表现,也可以是现成物。雕塑家在“品物”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运用不同材料,对这些具体“物”进行转化、模仿、再造,所以,进行各种丰富的“物质材料”的实验;另一方面,它也包括对现成物品、废弃物品的再利用。

        本次展览之所以出现了这么多“品物”的作品,显然跟这些年“器物雕塑”概念的流行相关,与国际当代雕塑中对“物性”的研究有关,也与这些年国内对日本“物派”的重视相关。当然,中国雕塑家在“品物”的过程中,不完全是就“物”而“物”,他们在品物的过程中,常常也跟“观世”、“寄情”联系在一起,用“物”的象征世事,用物来寄托感情。

        纵观本次展览,“观世”类的作品总体偏少,“品物”类的作品整体偏多,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注意。直面社会,关注现实,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实际上,雕塑家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他们不可能不接触大量的社会问题,他们怎么可能没有更多可说的呢?在这方面,除了艺术家自己的努力外,我们的社会如何给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可能也是一个方面,如何为艺术家创造一种能鼓励他们大胆创作的氛围,也显得特别重要。

        “寄情”是指雕塑家通过雕塑作品,集中传达个人的感情,例如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缅怀之情;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对英烈、模范的敬仰之情;还有就是“人之常情”,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一直有抒情的传统,这就是古代文论中除了“诗言志”之外的另一个面向:“诗缘情”。在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中,这种情感表达的传统一直都有延续。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寄情”的方式,民族的情感才能得到传承,历史的情感才能得到珍惜,“人之常情”才能转化为一种社会伦理和秩序,维系社会的发展。

        “化古”是指在当代雕塑的创作中,一些雕塑家立足于传统的现代转化,以古开今,借古创新所进行的尝试。“化古”具体表现在,第一,借鉴传统的造型方式,表现古代的题材和生活内容;第二,灵活地运用古代传统的雕塑作品,或挪用、或拼接、或戏仿……巧妙地与当代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第三,通过对传统文化和艺术审美的学习和领悟,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性的表现,从作品中可以体现出雕塑家们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传统雕塑资源的挖掘、利用、升华,体现出一种浓郁中华气息和东方风韵,从而形成了一种一看便知的民族格调。

        “化古”是一种态度,它是民族传统的根性在当代人心中的体现,是当代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珍惜和依恋。改革开放以来,在当代雕塑中,有大量雕塑家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在本次展览中也有较多地体现。

        “启智”作为当代中国雕塑中一个类别,它继承了中国古代艺术讲究立意、讲究隐喻和象征的传统,它的特点是富于哲理,促使人们从常见的事物、场景中获得思考。“启智”可以从各种雕塑形态出发,可以是具象的,故事性的,也可以是空间形态、物质材料的;它们通过对比、暗示、隐喻,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打破人们的思维的定式和常规,启迪人们智慧。

        实际上,“启智”也是一种观念的呈现,说它是中国式的观念艺术又未尝不可。

        “品物”、“观世”、“寄情”、“化古”、“启智”这五种类型或许并不能完全描述本次展览的全貌,本文提到的这些作品也只是随手举例,还有大量的作品没有提到只是因为篇幅有限而不是它们不优秀。无论如何,这个展览代表了当代雕塑在今天的一种本真状态。它们的展示,有利于我们梳理当代雕塑的现状,找出它们存在的问题,在交流和讨论中,推动中国雕塑的进步。

        需要说明的是,这五种基本类型并不是相互隔绝的,它们之间的渗透和交叉不言而喻。对它们作出区别只是就其主要倾向而言的,绝不是为了把它们完全刻板地类型化。

        最后要说的是,这个展览中的这些作品从总体来看,或许并不那么炫目,也不是那么惊艳;但它们是专业的、严肃的。正是这种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踏实和坚守,传达出了这个展览的基本特色:“中国姿态”就是要创造一个正常的,我们所能够理解的世界,这是因为,无论艺术的世界还是现实的世界,都应该符合常理和常识;所有生活和创作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们,都应该在这里找到一样的同理心,这就是追求人的发展,追求社会的进步,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目标。

        (孙振华为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冀少峰为湖北美术馆馆长,本文有删节)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66(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5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