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达·芬奇”:两个文明间的体悟、观察与碰撞

      作者:奕品2024-01-14 08:16: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1/4)配备四把十字弓的机械 局部(手稿) 约1485-1487年 达·芬奇 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馆藏

          (2/4)闸口盘车图 局部(国画) 五代 佚名 秋风纨扇图轴(国画)

          (3/4)约1520年 唐寅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

          (4/4)头发飘逸的女子(油画草图) 约1492-1501年 达·芬奇 帕尔马国家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作为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系列的第三个大展,“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特展”日前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这也是该馆首次打造的东西方绘画对比展。展览臻选18件列奥纳多·达·芬奇领衔的文艺复兴艺术珍品真迹,与此同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18件中国古代绘画传世名作,完美地“呼应”了达·芬奇的创作之路。以“明四家”为代表的中国绘画,与同时期的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技法上有何异同?中国绘画自五代至明,从写实到写意的艺术发展之路,与西方文艺复兴对自然、理性、人文的探索相对照,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通过巧妙的构思与策划,五代、宋、元、明的宫廷和文人画家与达·芬奇领衔的文艺复兴大师们,在特定空间中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超乎想象的艺术对话。

        步入展厅,一种浪漫、唯美的氛围感在展厅内流淌。达·芬奇领衔的18幅西方艺术作品位于主轴线上,18幅中国绘画作品则以半包围形式围绕其展开叙事。透过一扇花窗、一道拱门,中西方绘画遥相呼应,突出“对话”,也增加“曲径通幽”的意境之美。

        全球公认的达·芬奇油画真迹不超过20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展厅中心位置即展出了达·芬奇笔下最具神秘感的油画真迹——《头发飘逸的女子》,此件未完成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头发飘逸的年轻女性,她侧脸相对,双目低垂,轻轻颔首,脸上带着一抹若有似无的微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优雅柔美的仪态成为女性美的典范。达·芬奇在一块精心挑选的胡桃木板上用赭石颜料快速而概括地勾勒出轮廓,再用铅白颜料层层渲染,表现出绝妙的光影对照。

        1627年,《头发飘逸的女子》这幅画作首次出现在意大利贵族世家贡扎加宅邸的藏品清单中,被描述为“一幅头发飘逸的女子素描,达·芬奇作”。1826年它被意大利帕尔马国家美术馆购得并纳入馆藏,也是该馆收藏的唯一一件达芬奇作品。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介绍,《头发飘逸的女子》使用的线条有顿挫、有起伏,就如同中国毛笔的着墨,它的虚实留白,与明代文人画写意的东方神韵非常吻合。

        如果说达·芬奇油画《头发飘逸的女子》画的是“他者”,那么不远处与之遥遥“相望”的中国明代画家唐寅名作《秋风纨扇图》,画的既是“他者”,也暗喻了画家自己的身世命运。该画为唐寅晚年佳作,绘庭院一隅,仕女执扇沉思,人物面容柔婉;幅左有自题诗一首,点明“秋风纨扇”的主题,是借用典故感叹身世沉浮、世态炎凉的自我写照。

        在凌利中看来,在中西方绘画的进程中,尤其15世纪前后,两者经历了相似的历史阶段,虽时空不同,然于隐逸与世俗、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具象与抽象等艺术理论与实践方面,各自都探索出了不同的路径。“以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为例,它更像中国五代、北宋时期的作品,比较写实,细究物理。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到了唐寅的时代,进入了一种从写实到写意的转变,更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从风格史上,观众可以得到纵向和横向的理解。”凌利中说。

        相同的绘画题材,中西方画家的表现手法与风格迥异,从展览展出的元代画家赵雍所作的《长松系马图》和达·芬奇的手稿《马》便可见一斑。前者绘有三匹骏马,其中,黑马后蹄弯曲,右前蹄抬起,作奔跑之势,为“动”;余二马或吃草或瞭望,为“静”,动静之间,趣味横生。达·芬奇《马》手稿,为其研究之用而作。达·芬奇一生创作了无数马的形象,曾毛遂自荐为米兰公爵斯福尔扎塑青铜骑马像,最终虽未落实,但留下了宝贵的手稿。他的这些手稿基本都是对马的局部形象的研究,包括腿部、身体肌肉,骨骼、线条走向等。赵雍所作之马悠然自得,神韵皆具,相比之下,达·芬奇的马更为具象,虽较中国的画马神韵不足,但更具科学性,符合解剖结构。

        事实上,这种差异是基于中西方绘画的观念有别。南朝谢赫《古画品录》提出“六法”并将“气韵生动”列为之首,气韵是一个比较抽象和精神性的概念,更倾向于人的情感。对艺术家而言,须直抒胸臆,方能将心中所感所想赋予画中,得“天人合一”与“技进乎道”之旨。而西方画论则与数学相伴而生,因此,西方绘画可视其为从诞生之初就是理性的,如其追求的自然主义的根本即是模仿。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返璞归真,以古希腊哲学家为师,践行“艺术模仿自然”的理念,这其中的自然并非真正的自然,而是“理想的自然”。

        达·芬奇深知艺术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理性为依托。30岁后,他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在建筑、机械、几何学、解剖学、植物学等各个领域的探索,并在临终前将其赠送给了他的追随者梅尔齐。这些幸存下来的大部分笔记和草图为研究其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收藏便是来自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馆的《大西洋古抄本》。

        本次展览展出了《大西洋古抄本》的手稿真迹,如《配备四把十字弓的机械》绘制了一件由大型齿轮组成的机械装置,齿轮绕着一个由横梁系统支撑的水平固定轮轴转动,与之对比的则是中国五代时期的《闸口盘车图》,描绘了官营磨坊生产的宏大场面,人物繁多,建筑精细。50余位人物穿梭其间,或磨面扛粮,或行乐饮酒,熙熙攘攘。其中彩楼、欢门、酒帘、独轮车,详尽严谨,富于理性精神。画中所绘双轮驱动的水磨装置,以及画中的透视法,其精细程度可以与达·芬奇手稿中的机械设计相媲美,展现了古人对于水力应用的杰出成就。

        展览还呈现了两幅描画桥梁的作品:达·芬奇的《军用临时桥梁》,以及明代文人画家沈周的画作《垂虹桥图页》,观众随着画家的脚步,徐徐观看明代“江南第一长桥”的风貌气势,而达·芬奇的手稿则如照片般记录了桥梁连接处的细节。

        在现代科学理论还没有完善的时代,达·芬奇睿智地将目光投向对宇宙万物的研究与考察,通过不断地积累、推理、演绎、归纳,提出一套绘画体系,同时发明了“渐隐法”等绘画方法,使绘画中的场景更为真实,具有一种特殊的空气般的质感。展览意方策展人、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达仁利说:“可见现实的物理规律与美学原理如出一辙,故而真与美不谋而合。这与达·芬奇的思想和经验相呼应,其中科学、艺术、哲学和绘画汇聚成密不可分的光辉统一体。本次展览从美学角度描绘了‘统一’这一概念,而这并非达·芬奇独有,相反,这一概念也贯穿于中国艺术之中。”

        展览中,观众可以感受的“对话”还有很多,比如,达·芬奇有工作室,并招收学徒。本次展览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馆馆藏分别出自波塔费奥、梅尔齐和卢伊尼三人之手,他们皆为达·芬奇的学生,或至少在其工作室工作过。明代吴门地区画坊也具有吸纳职业画家、培养生徒之功能。饶有意味的是,这恰与西方“工作室传统”不谋而合,其本质是一种师徒制度下的生产模式。再比如,中西方画家都要为生计作出权衡取舍,他们的命运流转有着些许相似之处:达·芬奇去米兰、佛罗伦萨等地,总会自我推荐参与城市建设,绘制水利、建筑甚至武器的图纸,通过契约、合同拿到薪水。而本次展览中的《临宋人画十五开册》也是明代画家仇英晚年客居项元汴府上时,受其委托所作的古画摹本。

        东方与西方的和而不同、艺术与科学的完美交融。“对话达·芬奇”特展更像是两个文明之间的理想对话,正如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所说:“希望在东西方艺术的平等对话中,以包容的姿态看待世界各国的文明,相互借鉴所长;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呈现出来,告诉观众,并不是只有外来的才优秀,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81(s)   9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