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艺术,不妨多些遐想

      作者:屈菡2024-04-21 09:44: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艺术的二十二个遐想》封面

        《艺术的二十二个遐想》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睦的美育短文集。书中的22篇文章,深入浅出地道出作者对中国美育的深刻思索,文字优雅、兴味悠长,于明白晓畅处更显作者对中国美育深沉的爱与关切。本报记者近日采访李睦老师,将他四十多年艺术教学的心得呈现给广大读者。

        美术文化周刊:您把艺术比作爱情,不能理性分析,而需要用全部的身心去感悟,并鼓励通过随性的涂抹唤醒本性之中最真诚、最善良、最美好的诉求。通过您的探索和思考,您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艺术与人类的关系又是什么?

        李睦:关于艺术的本质的问题并不容易回答,正是因为不容易回答,人们才会不间断地、争先恐后地尝试着回答,这样的尝试在远古时代就已开始了。艺术也是在这样的询问中留下了清晰的脉络,并且取得了发展和进步。如果没有对于艺术意义的追问,我们今天就不能够自由地感受艺术和认识艺术。毕竟,艺术就是在感受和认知过程中存在的。或许,艺术本身就应该是关于“艺术是什么”的思考,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至于说到艺术与人类的关系,不妨这样来分析:我们是否认为自己与艺术有关系,这是问题的关键,然后才谈得上是“什么样的关系”的思考。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与艺术无关,我们可以联想一下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难过。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与艺术有关,那么我们已经身处“艺术无处不在”的环境当中。在此我并无意说艺术的本质是粉饰生活,而是说生活只有经由艺术才能够显示它的价值。人类社会对于艺术的需要,类似于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与此同时,艺术也影响了阳光、空气和水,让我们懂得期盼灿烂、新鲜和清澈。爱情也是如此!

        美术文化周刊:在您看来,艺术是一种选择,而且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意志作出的选择。那么对于创作者而言,选择意味着什么?又如何看待自己的独特性与规律性的差异呢?

        李睦: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选择,选择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专利,而是生活的必需。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作出属于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作出与他人相同的共性选择。共性的选择无从比较,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而个性的选择相对较难,需要面对比较、面对纠结、面对矛盾,甚至面对痛苦,这确实艰难。所以多数人并不愿意面对无处不在的选择,他们更愿意回避选择,尤其是回避自己去作出选择。这种状况,在生活中如此,在艺术中也是如此。人们接纳熟悉的作品,抵触陌生的作品。他们始终在接近已知,也始终在逃避未知。正因如此,大家更愿意说“我不懂艺术”,不愿意说“我懂得了艺术”。前者代价偏低,后者则偏高。然而,艺术中的选择是一切选择的开始,在艺术中都不愿意作出选择,在生活中就更不可能了。如果我们说,选择是社会发展的起始点,一点都不过分。选择意味着思考,思考意味着改变,改变意味着发展。所以我们才需要艺术,需要在艺术中体验选择的滋味。积极的选择者,也一定是受益最大的人。

        美术文化周刊:您在书中回忆了吴冠中先生的教学故事,结合您的教学感受,谈谈吴先生当时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对美术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又是怎样的关系?

        李睦:吴冠中是中国艺术教育的开创者之一,他主要的教育理念包括: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自身的独立,独立的形式、独立的语言、独立的意义。比如,色彩的情感、线条的意义。艺术可以为内容提供服务,也可以为形式提供服务。比如,色彩和线条不仅仅是用来讲故事,它们自身就是故事,它们自身就在讲故事。这道理,在绘画中行得通,在音乐中也行得通,所以我们聆听音乐的抽象情感,观看绘画的高度提炼。人们常说的“看不懂绘画”“听不懂音乐”,其实是不善于“懂得”绘画和音乐中的形式语言,这既是人生的遗憾,也是艺术教育的缺憾。感谢我们的教育中能有一批像吴冠中这样的教师,他们致力于艺术形式规律的创作研究,也致力于艺术形式规律的教育。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才能够了解艺术语言的丰富,才得以看到建筑之美、听到潮汐之美,并化解了我们和艺术之间的各种阻碍。如果没有吴冠中先生在艺术教育中的努力,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仍然缺少时代思考和现代思维。此外,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虽然密切,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相互替代,或者混为一谈。艺术教育不是手艺传承,教学相长也不能等同于师徒传授。这也是我们艺术教育中仍然面临的问题。

        美术文化周刊:突破僵化、实现自我是成熟创作者的目标吗?对于初学者是否适用呢?美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所遵循的原则有什么不同吗?

        李睦:突破僵化和实现自我是所有接触艺术的人应有的目标,也是他们应该经历的重要的体验过程,包括初学者在内。艺术的存在,恰恰为我们提供了突破僵化和实现自我的机会和可能,只不过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体验过程的价值珍贵。此外,突破僵化既是基础艺术教育所要遵循的原则,也是高等艺术教育应该追求的理想,因为它们共同追寻的目标就是创新。创新就是超越已知,创造未知。而所谓的自我实现,也必须经由这个途径才能达成。因此,只有受过艺术的教育,才是完整和充分的教育,才是生动和柔软的教育。一个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作完整的教育,也无法培养出完善的人。

        美术文化周刊:您在教学中发现的最普遍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破解这些难题?

        李睦:在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缺少“发现问题”的意识,学校缺少培养这样意识的教育。我们更执着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引导,以至于我们更鼓励解决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但我们解决的多是别人提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艺术教育中这样的现象尤为突出,艺术原本是为了启发思考而存在的,但却成为技能传承的工具。时至今日,艺术教育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仍被认为是一种技能教育。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希望的是,经由艺术的途径去发现完全不同的思路,获得在其他途径上无法获得的认知。如果我们对艺术教育的诉求,仅仅是掌握艺术的技法,那受教育者的选择也只能是离艺术而去,毕竟大多数人并非终身从事艺术的职业。至于如何破解“发现问题”意识淡漠的问题,我认为出路还是加强感性教育,只有感性方能捕捉生活中最敏锐的因素,才能感知通常感知不到的可能性,而感性教育所应采取的最好方式就是“寓教于乐”,就是艺术。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57(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