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此时此地”感受设计的温度

      作者:李德庚2024-05-19 08:46: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4广州设计三年展现场

        我们每天都能在各种与设计相关媒体上频繁地看到“创新”“突破”等字眼,从中能感受到人们想要改变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愿望的带动下,人们也越来越沉迷于这种快速改变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但这也带来了某种隐忧:如果我们的设计总是一味地求新求变,忽视了新与旧之间的有效衔接,不能处理好变与不变之间的有机平衡,那么这种极端化的力量是否会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

        所以,为了呼应本次广州设计三年展“有温度的存在”这一主题,在“站在此时此地”这个专题展中,我们没有去关注那些激进的、革命的、前卫的设计,而是把目光转向了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的设计。我们希望设计能看见真实的当下,观照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相信,只有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为每一个人的具体幸福负责,设计才不会变成冷冰冰的所谓“创新”,才可能拥有人性的温暖,才可能拥有修补社会伤痛的力量。

        专题展分布在三个展厅,具体的主题分别是:重新链接——旧资源的设计再利用;轻设计,微改变——旧设计的迭代与修正;有容乃大——折中与退让的设计智慧。

        当社会向前发展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于以往的生活需求与想象,这也向设计师们提出了新的创作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以前的设计中曾经使用过的很多资源比如材料、技术、形式等也常常会随着旧设计的退出而被淘汰。

        用全新的设计来宣告与过去的决裂往往能激起人们的兴奋感,但如果这同时也代表着整个设计资源系统的更替,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社会资源浪费,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撕裂历史与今天之间的联系,其形成的伤害或许并不为人们所注意,但影响却可能是巨大而深远的。

        在“重新链接——旧资源的设计再利用”展览单元中,展出的设计作品都是适应当下生活需求的新设计,但却都在设计中重新连接使用了已经淡出当下生活的、旧的设计资源。这些设计师对历史资源进行了重新认识与解构,从中提炼出在今天生活中依然有价值,甚至是非常稀缺的成分,将其融入到新的设计作品中来,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可持续的、更加健康的设计创作模式,同时也通过一种切实有效的行动,弥合了社会发展与当下生活之间的裂痕。

        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好设计,但后来慢慢地与时代发展脱节了,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时代进步并不意味着今天的生活与之前的历史毫无关联,要知道社会发展既有相对变化的一面,也有相对恒定的一面,有些好设计的退出并不是因为完全不符合后来的生活需要,而是消费主义在背后推动的结果。很多好设计其实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如果对它们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与迭代,就有可能让它们重新适应今天的生活,旧的设计也就能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轻设计,微改变——旧设计的迭代与修正”展览单元中,展出的设计作品乍看起来都像是曾经的旧设计,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其实都是经过轻设计与微改变的新设计,它们大多保留了过去设计的部分样貌,但通过设计师的修正与转化,已然具备了重新服务今天生活的能力。

        好设计不见得一定要“横空出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攀登到更高的地方,有了好设计作为基础,就有机会做出更好的设计。

        在设计相关的讨论中,人们总是喜欢鼓吹理性、独立、突破与变革,却很少听到有人会赞赏设计中的尊重、温和、妥协与退让,似乎每一个好设计都应该是以颠覆传统或击败其他设计为目的。或许,这样的设计能够实现预定的目标,但同时也把设计的价值限定在了一个非常封闭的小系统之内,如果进入到一个更开放的大社会系统来看的话,这样的设计到底对社会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都很难说。

        在“有容乃大——折中与退让的设计智慧”展览单元中,展出的设计作品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夺人眼球的好设计完全不同,这些设计作品大多看上去并不起眼,有些甚至像是没经过设计,但这些设计作品之所以“不起眼”或“看不见”,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更宏大、更开放的系统出发来进行思考的,设计师并不着眼于彰显自身的价值,有的甘当配角,有的则藏在幕后,把舞台让渡出来,让生活的参与者成为主角;在面对利益或价值冲突时,设计师没有因坚持创作原则而去激化矛盾,而是作出了不同的退让与妥协,但正是这种“不作为”,才使得每一场生活变化中的不同立场与多元需求都得到了尊重,各种主体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了调和。

        其实,设计的价值从来都不在于自身,而在于其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容乃大,设计师心中能放更多,就一定能做到更多。

        (作者为广州设计三年展主题展策展人)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0(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