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建筑历史——帝王建筑:凿山为穴柏树森森的唐高宗武则天合葬墓
作者:汲平2009-11-02 10:34:42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唐陵特点是利用地形,以山为坟,不采用秦汉人工夯筑的封土方上。
唐乾陵
唐高宗(650—683在位)与皇后武则天合葬乾陵,是唐陵的代表。乾陵位于乾县北梁山上。梁山分三峰:北峰居中为主,前方东西两峰对峙而且形体相仿,犹如门阙。两峰之间依势而向上坡起的地段自然形成神道,乾陵地宫即在北峰,凿山为穴,辟隧道深入地下。隧道墓门用石条层层填塞,缝隙以溶铁汁浇涛锢闭,因此,迄今无损。
乾陵地上情况大致是:主峰(陵体)四周为神墙,近方形平面,四面正中辟门,各设门狮一对。神墙四隅建角楼(角阙)。南神门内为献殿址,门外列石象,自南往北:华表、飞马、朱雀、石马(五对)、石人(十对)、碑、华表南即东西乳峰,上置乳阙(相当宋陵乳台);阙南又有双阙为陵南端入口(相当宋陵鹊台)。这种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的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
唐代例于陵区(兆城)植柏树,文献称为“柏城”。用松柏作为纪念祭祀场所绿化树种,在中国有久远传统,见于文字制度则始于唐代。
唐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帝王合葬墓,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是大唐皇帝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园。乾陵下宫由古时墓
葬前的寝殿演变而来,主要供奉墓主灵魂,后人多于此祭拜。至唐太宗李世民葬昭陵时称为寝宫,后来因为火灾而转到山下,后人就把它称为下宫。
乾陵下宫遗址规模巨大,发现有内外两重夯筑的城墙,外城垣平面呈方形,四边均长达三百八十米左右;同时在内城及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多处建筑夯土遗迹,为研究唐代帝陵的陵园制度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
来源:网络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