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05 15:36:00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一、 楔子
艺术批评(arts criticism)是甚么?不外是作品分析、审美分析及脉络分析,这在艺术世界中是很真切具整的。本文不拟直搔探讨艺术批评如何进行和步骤的问题,但想将有关艺术批评如何发生,批评有否必要性?艺术世界如何构成?批评的判准是甚么?等问题,做有效的包裹式整理,将艺评人(critic)的存有样态与认知结构,论述清楚,以方便艺术批评之理论运用与实务操作而已。
本文认为,当代艺术发展的生态特征着重在艺术的公众性,既重视“艺术作品”的创作形式,更强调“艺术事件”的发生与进行。于是,艺术世界中公众事务的具体情境之关注了解,也成为艺术批评的主要议题。然则,艺术批评与艺术世界之构成,两者的关系为何?艺评的定位为何?有何内在结构?皆应深入探讨。本文的基本论点认为,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是以静默方式显现了作品,因此还必须通过艺评,也就是论述的过程,让艺术揭露自身。易言之。艺术事件的存有样态与认知结构之辩证过程,就是论述与揭露。 在此,本文即进一步探讨批评的场域、审美的层序关系、审美原则之演替,以及当代艺术对审美的厌恶原则的应用等议题。
二、在论述中艺术揭露了自身
不言而喻,艺术批评攸关“论述”(discourse)。论述无论是口头表达或是书面呈现,都离不开形象、思维、语言舆文字的运用。没有论述,便没有艺术批评;没有艺术批评,则艺术作品的意义就难以“揭露”(disclose)。在投向公众世界的过程中,艺术家及其作品默地显现了自身的存有样态,显现为一种素朴的状态。真正的揭露是在论述中完成的dis-close (揭露)和dis-course(论述),两者一体相关,彼此隶属,相互成立。透过人的论述行为,艺术揭露了自身,并构成了艺术世界,担当这个论述及揭露任务的艺评人(critic),于焉诞生。
有些艺术家直觉地反对艺评,他以无可书说的姿态展示了作品。艺术家希冀观众皆能沉默,静观便好,默会更佳,而艺评家则不要也罢。道理也许就像休止符一样,在一首旋律中能起关键性作用的,未必是音符。对此,艺评人除非真的不予置评,否则也应当说出个何以会无所言说的所以然来。虽然此中艺评难为,但这种情形仍属论述而且必要。
艺术批评可能封一切艺术相关的事象,都加以评论,提出意见。此中,文学批评是艺术批评的一种特例。文学做为艺术创作,已是文字作品,其批评必须穿过文字媒材来进行论述,从而也就是透过文字来揭露文字。一般所说的艺术批评,如不明说为文学批评,便指的是造形艺术,表演艺术或综合艺术之属,大抵以具体事物和可见现象为范畴。在此,具体事物与可见现象也蕴含着抽象的、不可视的意义在其中。
艺评对象的两种焦点,即作品与事件。艺术批评的传统切入点,不是艺术家,就是艺术品。人们常诏为甚么样的艺术家创造甚么样的艺术品,这就像文化人类学者常说的,怎样的人种会想象怎样肤色的上帝一样。艺术家及其作品常被视为是一体而不可分割,中国画论也好称画品姒品,这是旧的艺评习惯。可是本文遵照当代艺术的新习性,要强调艺术批评的对象是艺术事件(individual event of art),而不仅是指艺术作品或艺术家。甚至,当代艺术已渐渐不在乎艺术家是谁,而在乎艺术品的外在运用方式,它被放置在甚么地点,出现在哪个场域一最要紧的是它到底引起了甚么现实效应。换言之,以艺术事件为中心,而非作品或作家为中心,强调引发公众效应的艺术事件之优位性,是当代艺术的特征之一。
以艺术事件为中心,可以聚集艺评的焦点,艺术家、作品、观众、社会脉络、历史线索都被网罗进来,被编织起来——同参与论述。艺术家的自述、逸闻趣事、遗稿习作,以及形式和内容的任何珠丝马迹,都可以包含于其中。当代艺术批评中,作为欧米伽真起点的不再是艺术品而是艺术事件,以放射状的搜集拼揍方式,扰乱了传统艺术史中编年体的艺术活动之记录方式。换言之,艺术批评的场域是提供艺术的公众事务的艺术世界。
三、 艺术世界做为批评的场域
艺术世界是人从日常生活出发,为自己呈现以另一风貌的世界。透过艺术活动,人得以重新认识原来的世界,并兴起相应的审美兴趣(aesthetic interest),进行审美的价值判断,不管就认识论或存有论来说,我们皆相信日常生活世界对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世界。然而,到底艺术世界是怎么构成的?我们如何能从其中,获得审美经验。甚至提出有意义的批评?在此,批评得以发生的艺术世界,并不是专属个人占有的、独白的、私密的内心天地,而是“艺术的公众事务”(the public affair s of art)。但,为甚么如此?这问题对于艺术批评而雷,至阙重要,我们有必要加以厘清。
环绕着艺术活动而关连在一超的人事地物,构成了艺术事件的基本要素,即:艺术家、作品与观众(artist/work/audience)。对这三者进行整体的描述分析,是艺术活动最素朴的存有论分析。其实,艺评家尚未评论,即已依其日常信念,充分了解了甚么样的艺术家创作了怎样的作品给哪样的观众。艺术家未必见猎心喜,但必先求了然于心。艺术的公众事务所环绕的这三者之互动关系,有极大个殊差异,每个案皆不同。艺评家在此是有甚么细描述甚么,其论述内容就应当照顾到这三者之组成,并说明其整体的一致性。亦即:这是艺术世界里第一序,首要的构成,是所有艺术事件发生和进行的现场。艺术家也就是作者,通过主动参与成为事件及相关讯息的制造者,亦即行动者(agent)。没有行动者,即没有事件。行动者是艺术家。而艺术品是他的产品,有时候他自身就是作品。如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之演出时,舞台上他藉以行动之凭借恰在于作品就是他自身。当然,作者死亡而后作品方生,这种傅科式的宣说只在强调作品的独立性、作者的不可依持。至于,观众则是该艺术活动中被动的参与者,是事件及其讯息的远程接受者。
从审美的官能统合来看,这第一序的艺术世界里的艺术活动,是素朴的、现场的,它们有共通的本质,就是以“观赏之道”(ways of seeing)直接对待世界。虽然,艺术家乃以寻找有创意的“做出方式”(ways of doing,创作主道)来生产作品,但他同时也是自己创作的第一手审美经验者、无可逃遁的首位欣赏者。
由于美学主要是对于审美的官能统合之研究,是对于眼耳鼻舌身各项感觉能力的综合考察,因此,我们在美学考量下,以视觉为最代表(也就是观赏为优位),来统称此第一序艺术世界之审美活动的具体事实。现代艺术强调了作品本身之余,还强调了异乡的、诗性的、后现代的艺术世界。为此,艺评家应当捏塑一新的三位一体,将艺术家、作品和观众视为一整个艺术事件来看待,公众的艺术事务首先就是指群体的观赏行为之具体事实。
四、 审美甜筒及其层次结构
如前所论,艺术世界的层次结构中包含了两种分析观点,即静态分析(视艺术家、作品、观众为一体)及动态分析(事件),这些都是第一序的。然而,艺术世界还有第二序的存有样态。对第一序,素朴的观赏之道给以有距离地观察、客观地评论的,乃是间接关涉到艺术创作及欣赏活动的人。就艺术活动热络处跳开来冷静地看,就其外在现象进行分析,加以书面文字或口头语言论述者,便是艺术评论家,艺评家总是在说些事情,以“言说之道”(ways of saying)介入原先的艺术事件,藉以扩大此事件的周边效应,影响艺术世界运行律动的方向。有所评价地言说,彷佛有识见的旅人已先前看尽美景妙处。此刻凭其阅历丰富以论说一番,开盲导聋,求取信于众者。艺评家更成为说书人、浪迹者、游历者、述古者,鉴赏者,文物鉴定者,以及最重要的艺术教育者。在此,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与艺术批评是等价的,具有同等有效的知识权威。第一序艺术世界是观赏的、内在的、素朴的存有样态;第二序则是言说的,外加的、衍生的认识活动。有多少种认识活动,就形成多少套知识系统,被施用于艺术批判的教育角色中。这两者之区分及序列差别,兹以图绘表示如下:
图中,我们完整勾画了艺术世界之构成的序列关系。第二序以言说批评了第一序之观赏,此批评是有所评价地论述。然而,就像针对球员实际动作,裁判得依据球赛规定所明白确认的准则来做出正确裁定,以维持球赛之进行并决定胜负;裁判的个别观察,规则之援用却未必皆能一致。模拟地说,裁判会议接近于艺术批评的后设工作。我们很少也很难见到艺评家之间意见相左时的争论、冲突或相互倾轧的失态行为。艺术评论既是有关文化教养的专业,加上多元文化或文化差异的宽容态度已是正常认知,自不宜有何杆格才是。当然,威权社会中对艺术批评的后设反省怡似缘木求鱼,则无甚意义可言。
第二序的艺术世界还有它的后设反省,这是一般艺术表象所不多想的事实。主要原因在于,后设批评(meta-critique,meta-critic)离开日常生活世界是较远的,没有直接的审美性。然而,这个后设是必要的再反思,是对于批评的再批评,我们将它视为第三序的层次。只有在此层次下,艺术世界才完整呈现了整个审美的深度,才从美学(Aesthetics,感觉学、感性学)的探讨上,揭露了艺术活动及事件的最终价值。如此,从哲学家的精神高度说的艺术哲学,或从个别艺术家毕生创作所体会得来最究竟的艺术哲学观,都是第三序的、无根源的、无底渊的深厚生命观。艺评家不能不有这样的境况,不能不在美学与艺术哲学的深遂价值中,为艺术的公众事务寻觅依据,贞定方向。艺评应有自身的目的论,它是维柯所说的诗性智慧的启蒙工作,以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依据。
如上所述,在图示中,我们也将这三个序列关系明白标示出来。在后设意义上,批评者的思维一层深似一层,但不是无穷后退。以比喻说之,我们称艺术世界的这个深遂境况为“审美甜筒”(the aesthetic corn)。此甜筒或角杯中,盛着冰淇淋球—人们天生审美能力必须具有的官能统合所直接面对的艺术世界,一个充满艺术事件与繁杂的艺术公众事务的世界。艺术批评家天生或后天习得而善于评论事件,其知识习性带有某种存有论的劲道和力量。套现象学的语气来说,批评不是自身批评,就是对某物之批评—总之,批判总是对于某物之批评(The criticism is always critiques of something)。
这个图式以及我们简要的论述,表达丁艺术世界中最关键活动的认识结构和存有论意义。借结构主义的用语来说,前三序的层次结构是“隶属关系”(sub-ordinate),第一序的素朴世界是“并列关系”(co-ordinate)。“艺术家/作品/观众”是彼此并列的,“观赏广冑说/思维”所对应之“创作欣赏/批评/后设批评”则为隶属关系。其次,艺术理论、艺术史、以及譬喻艺术公众事务之执行层面的艺术行政与管理(arts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这后面三序的存有样态则不同于前三者。套结构主义另一对术语来说,艺术史注重历史演变、发展的过程,是diachronic(历时的、贯时的)观点;艺术理论则如影随形跟随着“审美甜筒”的轨迹而演替,是synchronic(共时的)观点。有关此中关系应当别为另一个论文议题探讨。
五、 批评判准与审美原则的演替
在上述说明中,我们已看出艺评家工作基本上是第二序的。他(她)虽落脚在艺术世界中和艺术家、作品及观众互动,在第一序的热闹气氛中游走观看,但也同时保持适当的距离来相对客观地看待事物,以提出评论。可是,为甚么他(她)可以提出可被公众认可的论述,或说他竟然可以反过来说服及影响公众对艺术的评价,这却是从第三序观点,才能说明白。在此,艺术家当然可以充当批评家的角色,穿越生活世界的现实条件来客观看待艺术事件,并且可以巧妙地转换角色,但依然要有评论的判准,而这只能向美学及艺术哲学的第三序存有样态上获得支持。
如上所述,创作欣赏、批评与后设批评,是一连续而深遂的反思过程。从观赏之道、贡说之道到思维之道,构成了艺术世界的层次结构,也显示了艺术批评的判准之所在。然而,我们还应当更进一步探讨有关艺术批评的美学问题。因为人的官能统合舆审美能力的开发,息息相关,对审美原则的保握一直是美学研究的焦点。
审美理想上,批评(criticism)必须是有批判性、有判断力的评论,也就是积极的,彻底的论述工作(Radical discourse)。它需要有最终的判准(criterion),做为价值取舍的判断依据;并且,更应当诉诸于理性之自我规范的能力来进行之,这可以称为批判(Kritik,critique)。艺术批判当有判准,这是合理的要求,至于要否以理性的批判行之,犹有讨论空间。
一般而贡,艺术教育的意义即批评。因此,艺术批判离不开教育之养成过程,而艺术评人往往是指相关艺术教育之跨领域的人才。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史与艺术理论。可以被视做为艺术批评的两个考古学式的前题。我们主张有多向来源艺术史,而且有舆时并进、不断演变的艺术理论,这才是艺术批判及其艺术教育的背景训练及知识系统之精神和要求,明显地,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有别,与艺术史亦有别,但我们从艺术世界之整体结构,看出其中的种种相关性。既使在最抽象思维的层次上,我们仍可以将艺术视为现实可解的哲学,而哲学仅是观念难解的艺术,促使艺术哲学与美学成为反向而互补的学问。
从美学立场来看,我们可以有理性态度和诗性态度的审美考察,理性态度的美学思维,即审美原则的历史演替,这有三项原则。一是传统艺术史所习于探讨与应用的愉悦原则(aesthetic principle of pleasure),诉诸于赏心目之感官经验的获得、感受与享用。理想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装饰风、颓废派等,皆有这种审美原则的偏好和倾向,此中最代表性的审美形式,就是美(beauty,秀美、优美)。美的理念、本质和特霉之研究,既是传统美学观,也是鲍姆嘉登所称Aesthetics感觉学,感性学一语,所难以排除,而在“感性认识”的具体内容中必将包含在内的审美要素。
与此相应的,第二个审美原则及其形式则是“颤栗原则”(aesthetic principle of tremble),在美毕史上较晚形成。不论齐克果将颤栗提高到如何的神圣性的高贵度,意志论、观念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也在内,都赞赏这个审美原则,因为它和生命意志与道德意识都直接相关。此中,以康德最为代表。审美的颤栗原则最具特色的形式是崇高(sublime,壮美、雄伟)。康德分析了有关崇高两个要素;数量巨大的数学上的崇高感,以及力量惊人的力学上的崇高感。这两者都引起人心灵上的颤栗经验。
赏心悦目的愉悦原则及撼动人心的颤栗原则,都是传统美学的审美形式之原则。加上后面将论及的,当代艺术之审美的另类原则,这三者都是理性态度下美学分析之关键内容。人底审美能力(aesthetic performance)即在于能够理性地运用这些审美原则,但此应用更在诗性历史显现为演替的命运。此第三种审美原则即具有一种历史惩罚式的意义。
与美和崇高的形式不同,我们在现代主义的艺术运动中不断发现令人恶心烦燥、恐惧惊吓与不安的审美形式,它是审美的感官统合能力的逆向操作,亦即美学之反向思维。为甚么我们要接受这个“审美的厌恶原则”(aesthetic principle of disgust), 并忍受它的审美形式,这不是理性态度的美学路数所能顺当说明的。布什亚会说那是太过真实的缘故。“过度真实”(hyper reality)确实不是美,也非崇高。过度拟仿的代价,是毫无任何剩余的审美的自主空间,一点都不剩,生活世界中的全部真实都被集中到艺术世界中来了,现象学式的存而不论,在执行还原法之际所残余的本质,根本就不存在。艺术世界中的艺术事件被制造得过火,取代丁原先日常生活世界的真实性,加上审美形式的反向装置、逆向填满,厌恶原则便成为当代艺术的主要审美原则。
恶心厌恶的官能刺激,不是为了协助我们统合的审美能力,而是要加剧我们生命被分歧散裂的感官恐惧,激发所有官能的自卫性。当代艺术因此也就感染了后现代文化的所有病态和病症。当代人类的审美生活有这样的历史遭遇,是一种远古蒙昧、原始野蛮与文明颠疯的集体防卫机转之必有命运一这只有在诗性态度的美学观下,才得见出些许端倪。
六、 厌恶原则之流衍与异化癖
如此说来,厌恶原则的出现,贯穿了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的历史命运。当代艺术遂掉落入这个已经悄悄“诗性转向”(the poetic tum)的历史幽暗深洞中。审美厌恶的艺术事件,在当代艺术世界中特别繁多,这是一种“后—现代—前”艺术现象,拼凑而短暂的野性爆发。我们从第一序素朴的艺术世界观点,视它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从第二序的艺评观点说它“后主义”(postism),再从第三序的审美原则之后设批评,将它设想为“后—后主义”(post-postism)。
进一步言,当代艺术生态中的这些怪异又平凡的艺术现象,有两组异化现象。两者皆具备有诗性与理性之对比对照的议题和内容。
其一是就并列原则来说的“后—现代—前”之异化现象,艺术家自许很后现代(暂时的、偶然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却是现代(依旧是工业材料的、机械的、科普的),然而观众则属前现代(传统的、甚至古典的)。其二就隶属原则来说则是“后现代主义/后主义/后—后主义”的异化现象,即:艺术世界有后现代情境(现场的、零碎的、义肢的、松散的),艺评家却自愿处身于“后主义”情绪(怱前怱后的、暧昧的、卸妆的),还有,只有后设批评立场可自我满足的美学家之“后—后主义”情结(无底的、死神的、终结的)。林林总总,零零落落,艺术在被论述当中揭露了自身—人则不断自我疏离异化,既舆自然断裂、与他者绝缘,最后与自我陌对。此所以,我们先前要从美学观点来冥想此现象(疏离、断裂与陌对)为“厌恶”(disgust)的审美原则之缘故,也是我们将要从艺术批评角度来论述此现象为“异化癖”(delirium in alienation)的关键。
审美的厌恶原则,以及异化癖,在当代艺术世界中没有罪,因为非关道德。然而,没有罪的代价就是历史惩罚(history justice)。当代华人在艺术世界中的演替与异化,也是华人当代艺术的异化和演替,我们看到、说出及想起东方式的厌恶:艳俗的、恶心甜腻、黏湿腐朽、呕吐物、粪便学和尸体筋脉学。所有生命的、向死的、垂死和濒死的,以及身后死尸的艺术生态,都弥漫有大复仇的、严夷夏之防的、机谋的、霸术的世界主义味道。这的确是演化,而且只能是替演。愉悦、震憾,厌恶,一并组装成当代艺术的审美大趣味。
七、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将艺术世界做为批评的场域,艺评家可以藉由“论述”(discourse)来揭露(disclose)艺术的存有样态。由于当代艺术强调的是艺术的公众事务,使动态的艺术事件逐渐取代静态展示的作品,成为艺术评论的主要对象。我们为了探讨艺评的判准,(一)已尝试以“审美甜筒”(aesthetic corn)之图式来说明批评途径的多样性,将“观赏/言说/思维”(seeing/saying/thinking)的艺术相关活动,条理为不同层序的结构关系,以见出批评与后设批评的意义。
同时,(二)也已分析传统审美原则之历史演替的轨迹,将“愉悦/颤栗/厌恶”(pleasure/tremble/disgust)之三向度发展,视为当代艺术仓创作上必有的偶然特征,因此也表现出各种异化癖狂的现象。
前者是艺术世界的共时性现象,后者贝昆贯时性现象。藉由这两方面的考量,我们得以此判准为参考,以检视华人当代艺术的深层意义与未来发展方向。本文结论是,艺术批评亦应当自我批判,并在生活世界中通过论述,来揭露公众艺术事务里每一个案事件之异化癖的命运。换言之,华人艺术家要栖息(habit)与展示炫耀(exhibit)在当代艺术世界中,是俗世的、凡尘的烦琐事件。艺术批评不妨以生死的视野视之。那么,艺评家何为?论述、揭露之余,就是脱困(dis-engage)!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