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志杰:实验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

      作者:汲平2010-01-06 15:13:26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这篇教案是我在华南师大《高师美术论坛》上的发言稿。发言之后有各院校的很多教师前来要求拷贝我的PPT,索性整理了一下发表在这里。这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体系。其中有些我自己在教学中实践过有良好的效果。有些只是设想,还有些被发现由特定的教师执教有好效果,换了教师差别就会很大。所以这只是一个冒险的教学方案。需要各种人来把它作为批判和修正的起点,不断实验。
        这里提出的是实验艺术的基础教育的“邱志杰方案”,我希望在今后出现尽可能多的别的方案,各种方案磨合互补之后,能逐步形成一种实验艺术教育的中国体系。绝对理想的教学方案或许永远不可能固定下来,教学中应该永远需要因材施教和与时俱进。但是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基本框架的设立,也能有助于提供一个灵活处理的基础。

        1,目前的中学美术教育、美术高考模式、基础部教学模式给实验艺术专业创造的基础不能满足后续教育的需求。
        从2003年开始,各大美术学院都相应地有实验艺术专业的设置。但是,这些新的专业没有自己招生和出题的权力。考生在高中、附中和考前班阶段的训练内容,和三十年前刚刚恢复美术高考时的考试内容没有重大区别。
        实际上目前的美术高考考生水平和过去相比甚至存在着质量上的退步。由于学校本身扩招,考生人数太多,很多学校在招生考试的时候,甚至连写生项目都取消。顺便省下租用模特儿和购买石膏像、静物等写生道具的经费。上千考生在考场中默写。这种招生考试的模式,在美术高考的考前阶段诱发出死记硬背的模式化学习。所以虽然现在出版发达,但考生的实际造型能力和对美术史的理解力(学生的写生能力和对艺术史的理解力成正比)普遍比不上当年。
        考生在通过美术高考后进入艺术学院,第一年在基础部学习。这是依据国家教委“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学本科生前两年必须在基础部广泛涉猎各学科。各家美术学院通常都把基础部压缩为一年。但是美术学院的基础部并没有真正提供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事实上,基础部的学习阶段基本上是一个“后考生阶段”。也许把画石膏像和人物头像升级成了画人体写生,把水粉静物写生升级成了风景写生。但教学要求和考前班没有区别,更别说和二年级进入各个专业之后的教学的对接。
        比如,在实验艺术专业中,如果我们要在二年级的时候开设录像艺术课程,我们期待学生在一年级基础部已经完成世界电影史、摄影史、电脑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但是基础部没法提供这些教育。这样,基础部一年的时间对于实验艺术专业来说几乎是浪费。同时,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的比重又被放得过大,用掉了四年级整年的时间。学生实际上的专业学习时间只剩下二年级和三年级两年。这两年时间,还得腾出一部分来弥补基础部教育的不足。导致专业教学课时严重不足。
        因此,理想的模式,当然是实验艺术专业自己出考题招生。这必定影响到考前准备,出现新模式的考前班和高中、附中美术教育,为相关专业提供较理想的学生。如果这不能实现,那么新媒体、综合艺术等实验艺术专业应该拥有自己的基础部,设计一套和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教育对接程度较高的基础课程。那么我在本教案中提出的很多训练,都应该提前到基础部来完成。而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应该压缩到只占用四年级下一个学期,把四上也腾出来进行正常教学。事实上,上述制度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实验艺术专业拥有了自己的基础部,自己出题招生也就理所当然了。
        这些制度设计难于撼动,牵扯到复杂的利益和习惯,需要逐步争取改变。我提出这样一套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只是在目前的框架下,从两年中挤出一些时间,弥补基础部和考前教育的不足,为实验艺术专业的其他课程提供进行必要准备。同时,也希望能对有志于进入实验艺术专业的基础部学生和考生有所帮助。
        2,目前实验艺术专业中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缺点:
        实验艺术专业在中国各家美术学院中大部分首先是从“综合材料”开始的,最早是1993年中国美院的“综合绘画系”。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因为要和国画、油画、版画都有所区分,“综合绘画”成了“非典型绘画”,事实上成为非具像绘画的收容所。它的基础教育,大量地搬用设计基础教学。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材料构成成为核心课程,偏重视觉均衡和视觉美感的设计。为了区别于设计基础而显得像“纯艺术”,有时再加入一些带有动感的表现性笔触和文化符号碎片。因为限制在平面绘画并倾向于视觉性,材料萎缩为“肌理”,“构成”和“肌理”成为两个最主要的关键词。这套教学作为一个工作室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方向无可厚非,但是满足不了更开放的创作需求。
        到2003年,中国美院“综合绘画系”改为“综合艺术系”,“综合绘画”只是其中一个工作室,延续了上述教学路数。各校的实验艺术专业,不管名字是叫新媒体、数字媒体、现代艺术、实验艺术还是综合艺术,事实上都面对一个更开阔的创作实践。新媒体设置数字影像专业的毕业创作,也有只是装置,不怎么设计高新技术的;综合艺术专业的毕业创作,也有涉及动画、互动机械等的;各自有所偏重,但是基础课程如何设置,从前面十几年的“综合绘画”的实践中并不能直接得到助益。于是各自在探索怎么来教基础课。也就是,怎么把学生们从考前班和基础部所训导出来的、并没有真正过关的、但也已经基本成形了的写实绘画的思维方式中带出来,带到适合实验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中。
        在寻找替代模式的努力中,主要来自德国的美术学院的“自由艺术系”的思路首先被尝试。人物写生被保留下来,但是学生被鼓励去在惯用的写实手法之外寻找新的表现方法。教师当然并不提供发展方向,只是要求学生不得沿用已知的熟悉手法,出发去“寻找自我”,找到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感受事物的方式。
        这套教学方法有良好的用心,但是两年中四个区段的教学单元重复,“寻找自我”的指标模糊,学生和教师都处在意会式的碰撞和摸索之中。特别是,这些学生本身其实写实训练也并没有真正过关,看到油画系版画系同学根据一套已经实践了六十年(其实从法意学院派算起已经好几百年)的,高度成熟的教学体系,正在稳步有效提高自己的写实能力,难免产生疑惑和羡慕。
        而他们之前的准备,最熟悉的就是写实绘画,这和德国学生的准备非常不同。中国学生,即使已经进入实验艺术专业,他们既有的“自我”其实就是有限的写生能力。强制他们放弃这个熟悉的东西,无所依靠地进入“自由”,等于把才会走路的旱鸭子直接丢进水里让他们“寻找自我”,大部分都会淹死。最主要的是,学生们如果看不出基础训练和其它教学项目的连续性,就会丧失积极性。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装置课、摄影课都会充满兴趣。甚至对本应该最艰深的理论研讨表现出最大的热情,因为这是解决每个人心里的疑团的课程。但是对基础课经常表现出茫然甚至厌学。
        因此,我在设计实验艺术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的时候,主要关注两点:
        第一, 要和实验艺术的其它课程紧密链接。既要实际上有用,也要让学生看得到目前所作的训练是对今后的工作的准备。这样,训练的目的就不只是获得某个数量的具体成果,同时也完成思维习惯的培养。它和整个教学框架是互为前提的。
        第二, 整个教学框架最好事先完整地向学生们公开,让他们意识到每一个阶段性的训练在全局中的位置,理解这一训练的目的,也就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以中国美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为例,我们的教学体系由造型基础、媒介研究、文化研究、基础理论和综合能力5个部分组成:
        造型基础: ……
        媒介研究: 材料、物体与装置;摄影;录像、动画与网络;声音、剧场与现场艺术……
        文化研究: 社会调查、符号与话语分析、传播学研究、叙事学研究、展览史……
        基础理论: 语言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思想、现代化研究、总体艺术概论、现当代艺术史……
        综合能力: 自我管理与创作、论文写作、画册编辑与网站管理、合作与公共空间……
        两年的时间要涉及这么多东西任务是很繁重的。这里面,造型基础必须紧密地和其它课程连接。同时也不得不要求课程设置有效。一节课的时间都不能浪费。在时间安排上也是在两年中和其它课程互相编织。其它课程越早完成,基础训练课也就会越轻松。事实上我自己在实践中,不得不用晚间加班来完成基础理论和自我管理的讲授。

        3,造型基础课程设置
        根据二、三年级四个学期的时间,我把造型基础训练也分为四段,每段解决相应的问题。根据我们的情况,目前每段设计为5周。每学期18周,5周基础训练,6周以上的媒介研究,4周的文化研究,其它3周用于选修、基础理论和综合能力等。我在实践中发现,二年级学生受文化课负担影响,普遍完不成作业。各校可以依据自己的实践,调整教学时长。
        这四次每次5周的训练分为四个题目:
        二年级上学期:空间观念与时间观念
        二年级下学期:媒介全景中的造型活动
        三年级上学期:生活世界中的造型活动
        三年级下学期:图像与痕迹(造型感与手感)

        3.1 二年级上学期:空间观念与时间观念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将学生从考前阶段的写实训练的基础合理地引导到实验艺术创作所需要的空间意识、时间意识、材料控制和效果把握的思路上来。
        第一周:空间、付型与聚散
        作业1:将一个石膏像打碎,随意摆放石膏像的碎块,要求学生画出完整的石膏像来。这个石膏像必须是学生较不熟悉的。
        作业2:将若干翻制石膏像的模子,也就是石膏像的付型,学生可以进行触摸,要求学生画出石膏像来。这个石膏像必须是学生较不熟悉的。
        作业3:将石膏像放置在暗袋中,学生可将手伸入触摸,感知物体的造型,要求学生完成写实素描。这个石膏像必须是学生较不熟悉的。
        第二周:造型的关系与叙述能力
        作业4:要求学生运用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方法,在纸面上设计、安排平面造型,使之能够在展开后构成空间叙事。
        作业5:要求学生用拾来物堆积成一个造型,该造型的平面投影形成学生本人的自画像剪影。
        第三周:时间、凝固和残像
        作业6:将一组静物放置在旋转的底座上,灯光位置不变,要求学生完成写生。媒介不限。
        作业7:录像画面中循环播放一朵不断快速开放的花,要求学生对录像画面进行写生。
        作业8:要求学生制作一本书,在书页边角画上连续形象,使之翻动时形成动画。
        第四周:概念与形象
        作业9:观看一张照片五秒钟之后凭记忆画出这幅画……观看一张照片五分钟之后凭记忆画出这幅画……观看一张照片二十分钟之后凭记忆画出这幅画。
        (讨论:新鲜的感受性的观看和概念性的观看如何互相参与?观看如何携带概念?概念又如何介入观看?)
        作业10:用符号和文字构造一幅画。(参考:徐冰的文字画、民间吉祥图案,图画和文字如何互相构成,这是不是汉字独有的特征?)
        第五周:综合
        作业11:根据一段文字画十幅连环画
        根据一段话的意境,设计场景、道具、镜头画面和合理的后续剧情,发展成一部独幕戏剧或一部电影短片。要求在一张全开的纸上画出9个分镜头画面,作为戏剧或电影的分镜头脚本。并在每个小画面的下方提供100字的文字说明。
        作业12:制作一件在特殊视点形成平面面图形的立体绘画,绘画要素在空间中分布,提供照片。

        3.2二年级下学期:媒介全景中的造型活动
        这一阶段的训练,把绘画置于实验艺术的多种媒介全景中,通过和装置、活动影像、行为等各种媒体的链接,强调开放性和边缘性。
        第一周 画什么(讨论:造型的目标是什么?再现、表现、示意……)
        作业13:画一幅自传示意图
        作业14:根据自己的掌纹制作一幅画
        作业15:用一幅非具象的绘画描述一个梦境
        作业16:重复画任意同一个形象100次
        作业17:拒绝说话和写字用绘画度过一天
        第二周 怎么画(讨论:造型是行为的痕迹…)
        作业18:从泼溅画法开始,发展出一幅具像绘画
        作业19:在黑暗中完成一幅画
        作业20:在行走中完成一幅画
        作业21:用自己不习惯的手画一幅尽可能写实的自画像
        作业22:打电话遥控它人完成一幅画
        第三周 用什么来画(讨论:造型所用的材料带有文化属性…)
        作业23:用一卷卫生纸或胶带纸制作一幅画
        作业24:用身体材料当作颜料制作一幅画
        作业25:在旧挂历或旧报纸上完成一幅画
        作业26:用一种立体实物当作绘画载体
        作业27:寻找另类画笔:烟、烙铁、手指印……
        第四周 社会空间和展示制度(讨论:造型活动的体制化,如何超越体制化…)
        作业28:制作一幅尽可能低成本的画。
        作业29:在限定时间内制作一张尽可能大的画 。(讨论:公共空间和模数概念)
        作业30:制作一幅时隐时现的画(讨论:展示环境设定和互动)
        作业31:开始一张一年才能完成的绘画,提供计划(讨论:日常生活空间的使用)
        作业32:开始一张一辈子才能完成的绘画,提供计划(讨论:个人生活与造型活动的互构)
        第五周
        作业33:用采集物制作一幅镶嵌画
        讨论内容:镶嵌画的核心要素是下面几点,
        一个是网格。画面中的空白处其实也是由网格构成的。网格越密,画面的解析度就越高。就越有机会获得精细的画面。但是,有距离感的相对粗的网格,也有它自身的特点。
        第二,是像素的形状、材料。镶嵌画用具有质感、历史、文化属性的材料代替像素,(不用这些材料那就等于修拉的点彩画,材料最活跃的情况是人,那么镶嵌画就变成了团体操)等于敞开了把绘画平面作为装置的可能性。
        第三,是画什么的问题。画什么最适合于镶嵌画这种形式,画什么最适合于和你所采用的的材料。


        3.3 三年级上学期:生活世界中的造型活动
        这一阶段的训练,把绘画设定为观念汇集、清理和重构的工作平台。引了很多艺术治疗的手法,一方面以绘画为基础,展开介入性工作;另一方面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在日常性和社会性的层面上,为今后的实验工作进行人格准备。
        第一周 自我理解
        作业33:画一个迷宫:用来象征自己的生活,
        讨论::是什么因素阻断了你,什么因素影响了你判断?你进入迷宫的时候是什么年龄?你现在正处于迷宫的什么位置?你所处的位置离出口其实有多远?这个谜宫有多少个出口?
        作业34:画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请参照“家谱树”的模式,画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用名字、形象、某种物品来象征某些人的存在。
        讨论:他们的所处的位置与你的关系的远近,他们互相之间又存在何种联系。你所拥有的所有这些社会关系中,是否可以进行分组和归类。谁是难于归类的?这个网络里面还缺少什么人是你特别希望出现的,请把这个人也画在你的这个人际关系网络里面。
        第二周 自我建构
        作业35:画自己正在过河:
        讨论:河流象征着绘画者的生活,要求每个学生画出自己正在过河的一个景象,并画出河流两岸的事物。讨论:水体是什么样的(湖泊、江河、小溪还是海洋等),水的状况如何(平静的、汹涌的、深度、冷的热的?);用什么方式过河(游泳、船只、桥梁……)?
        作业36:画自己正在登山(或爬树):考虑山是什么样子的,你正处于山的什么位置,又没有人和你同行?你有没有辅助设施?……
        作业37:画一个垃圾桶:要求学生考虑这个垃圾桶是用来放进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
        作业38:画你自己最后一次笑:要求学生画出自己最后一次真正开心地笑的场景。绘画要标明:在那里、和谁在一起,因为什么原因……
        作业39:把自己画成某种动物:要求画家将自己的人格“拟动物化”,将选择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自己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联系。
        第三周 交往
        作业40:画出你的建议:要求学生画出对班上另一个同学的建议。
        作业41:所有学生共同编撰故事,并合作完成一幅一套连环画“接龙”
        第四周 控制力
        作业43:创造一个城市:要求学生计划并设计出一个城市。回想他们最想居住的城市或者创造一个你自己的城市。建议用俯视的视角完成绘画。
        绘画者必须对这样一些要素进行考虑:
        城市的地理位置。什么样的人将住在这里,比如说,能否有一个专门给残疾人居住的城市,或者一个专门给盲人居住的城市,这样一个专门为盲人而设置的城市是否没有红绿灯,而到处都是广播……这个城市的主要景观、天气……楼房应该是什么样的?……
        作业44:组织一个国家:每个学生所设计的城市完成之后,要求他们集体讨论,在每个人所画的城市之间添加风景、道路、桥梁等,使上一个作业中的多个城市连接成一整幅地图。

        第五周 社会问题
        作业45:社会问题的符号化
        组织全部学生讨论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列出最具威胁性的社会问题清单,如:吸毒、污染、暴力拆迁、贫富分化、种族歧视、家庭暴力……等等。要求每个学生分别为这些社会问题设计一套标志(类似于奥运会各种运动项目的标志)。组织评选。
        (讨论:社会问题作为观察对象时,如何进入作品?再现它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问题的解决?涉及社会问题对个人有什么建设意义?)
        作业46:针对社会问题的宣传画
        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设计并制作一张宣传画或公益广告。
        (讨论:社会现象是作为再现对象出现在作品中,还是用作品去改变这种现象?“表现”和“干预”的关系是什么?)
        作业47:赠送给社会新闻中人物的作品
        要求学生从报纸或电视、网络新闻中选择一个可以联系到的具体人物。通过新闻报道尽可能多地了解该人物的生活状况和需求。绘制一幅绘画作品,赠送给这个人物。
        (讨论:对社会现象的干预如何才是有效的?社会关怀是作者的表态?还是对象的感受?)

        这5周期间同时进行的课外作业:
        作业48:《一个自我调查》
        通过整理自己的日记、藏书、照片、衣物等材料进行一次自我调查。自我调查的范围包括:
        我的来历:对我发生过影响的书本、电影、人物 、事件;我的记忆如何构成:我的大事年表;我的关键意象;我所曾经遗忘的事件。通过一张旧的合影(如小学毕业照片),来尽力回忆日常生活中所遗忘的人物和事件的细节。
        我所犯过的错误有哪些?
        我的空间:采集数量极可能大的他人对我的描述和评价。为了接近客观,可以委托他人代行此项工作。我的那些经验是最愿意与人分享的,我的那些经验又是最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
        我的可能性:此时此刻, 我拥有哪些条件:金钱、时间、能力、人力资源……等等。在这些条件下我能够做什么?此时此刻,不考虑客观条件,我主观上最希望达成的最大目标是什么?
        为自己制定一份终身工作计划。
        给10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

        作业49:《基层文本》
        要求每个学生选定一种视觉文化现象展开长期跟踪收集,主要手段为拍摄或采集。并撰写相应的分析论文。如:民工娱乐方式、风景点涂鸦、避邪物、少儿教科书的恶搞、路灯、宠物文化、蜡像馆、塑料模特儿、办公桌桌面、乞讨方式、健身器材、残字广告、新婚俗、中堂……
        作业50:《结缘计划》
        请你为自己挑选一个便于随身携带,但是日常生活中通常不会每天随身携带的物品,比如:一个痰盂、一块石头、一个不会走的坏了的钟表、一个哑铃、一个鸡蛋、一个天平……等等,与之“结缘”。
        结缘过程四周,前三周,你必须每天24小时随身携带这个物品,你可以使用它来作某些事,也可以仅仅是懈怠,但不得离开你的身体半米以上。每天必须用简单的文字记录自己对该物品看法的变化。
        第四周的前三天,将该物品隐藏,保证你不得接触、使用、看见该物品。
        第四周的最后三天,使用该物品作为主要材料,创作一个装置作品。
        作业51:《行走计划》
        设定一段路程,必须包括明确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用非常规方式,完成从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的旅行。
        行走的时间长度不限,但必须一次性完成。
        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的行走路径可能因行走方式的设定而产生不确定性。
        行走的方式越违背常规,则这个行走计划的建设性效果越强烈。
        用文字、图片和影像记录行走计划中发生的事件。
        采集行走过程中接触的人对于自己的特定行为的意见。
        《行走计划》作业举例:
        艾超群:从杭州吴山广场到武林广场,沿着延安路从南向北行走。背一个背包,包口敞开。内装十个钱包,每个钱包内装纸条,直到这些钱包被偷光结束。
        陈 晨:由助手从高楼顶投下大量纸飞机,每个纸飞机上各写一个字,本人在楼下各处捡拾纸飞机,直到这些纸飞机上的字能够拼成一句话。
        陈 思:从住处出发,乘坐公交车,每路公交车只能坐5站,必须下车换乘另一路公交车,任由公交车的路线变化把自己带到陌生地点。直到本人上了某路公交时,恰好只剩下5站后到达终点。则该行走活动自然获得目的地。
        杨丽敏:用一个容器在西湖边的公厕自来水龙头中接水,倒入西湖中,换成西湖水装入容器中,将这瓶西湖水带到下一个公厕冲水。依此类推。环绕西湖行走一圈。
        贾宏宇:《人往低处走》:在限定时间内,从中国美院门口出发,在地面上倒一滩水,根据水流的方向走若干距离。重复倒水决定方向的动作。
        邱洵琳:环绕西湖行走一圈。在西湖边有情侣坐着的长椅上坐下来,充当陌生人。直到这对情侣不适离开。执行者本人也站起来接着走到下一个有情侣坐着的长椅。直到回到起点。


        3.4 三年级下学期:图像与痕迹(造型感与手感)
        前面三个阶段都在致力于打开绘画的边界,这一阶段的工作,回到绘画的传统核心问题。用图像研究的办法,进入美术史和地方文化特征的研究。课堂教学中应引入如何面对摄影等媒介的挑战,绘画的存在价值等问题的讨论。同时,试图对于传统教学中通过长时间积累、潜移默化地暗示的“品味”和综合创作中的平衡能力的培养,寻找科学有效的训练途径。

        第一周
        作业52:通过研究和临摹古代美术资料,例如古埃及、云冈石窟、泰国艺术、印度细密画、陈老莲……等等传统美术资料,提炼出“埃及感”“泰国感”“云冈感”“印度感”“陈老莲感”的核心要素,每人自选一张照片,改画为带有“埃及感”“泰国感”“云冈感”“印度感”陈老莲感”的绘画。
        第二周
        作业53:提供一个身穿现代服装的模特儿,以及电脑、手机、台灯等现代生活用品作为模特儿的道具。要求学生根据上一周研究美术的造型基本特征,并把这些特征用于对模特儿进行的写生。要求写生结果的画面具有典型的图像风格,同时必须肖似于模特儿。
        第三周
        作业54:为自己设计一种独一无二的造型感,尽量不带有学习痕迹。尝试用这种造型感分别画人物、动物、植物、建筑、静物
        第四周
        作业55:临摹“十八描”
        作业56:用尽可能快的方式完成一张繁密的画
        作业57:用尽可能慢的方式完成一张简单的画
        作业58:用肯定、粗野、生涩、拙稚、轻盈、典雅……等词汇所描述的“笔法”完成一组画
        第五周
        作业59:用欢快、纠结、愤怒、忧伤、孤独、平和等情绪为题,分别完成一组画,要求综合体现上一阶段的成果。
        作业60:分别以“童年”“梦游”“节日”“信仰”“世界”“本能”“解放”……等词汇为标题,完成一幅画,要求综合体现上一阶段的成果。

        4 教学特点和其他思考
        这套基础训练课程的第一个特点是先放后收。首先还是让学生们从自己熟悉的石膏像写生开始,实际上引入了全新的教学要求。既考虑了学生既有的知识准备和学习能力,又包含了和其它教学科目的链接。此后,分别从观念、材料、行为的社会价值等角度不断地开拓。文化分析和创造能力成为训练的重点。二年级的课程更多地从材料和时空观念的角度去为录像、装置等课程进行准备。到了三年级上学期的课程,带有更强的观念性和文化分析意味。《结缘计划》、《行走计划》等课程,本身已经自然地过渡成了行为艺术创作。
        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学生们在实验艺术专业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充分尝试了各种媒体,思维也更为开阔,对绘画本身也不应抱有偏见,认为是过时的媒体。相反,他们开始设想在自己复杂的创作中使用绘画。同时,也会有部分学生对于绘画抱有回归情绪,或试图把它当作更高难度的命题来面对挑战。一个从小画画的孩子,想要在广阔的实践之外,同时拥有画出好的绘画的能力,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经过打破边界的前三个阶段的教学之后,出现了第四阶段的回到绘画命题的教学设计。
        传统写实绘画教学比较注重写生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的培养,即使在今天我也依然相信,已经行之数百年的写实绘画体系对于培养年轻人对差异的敏感度,和培养人的整体感是非常有效的训练手段。只要它不变成考试八股,就不至于残害青年。我们当然希望考前班或基础部的写实训练水平越高越好。 我的以下设计,试图对传统上靠领悟的“韵味”和风格、趣味,用图像学来还原,也可以当作传统写实训练的后续教学课程。

        第二个特点是把整体的教学计划及早向学生公开。全局任务和分解任务都应该尽可能地透明化。教师把教学设想,也就是设置训练内容的用意详细地向学生解说,本身就能引发参与的兴趣。这类似于提出一套健身训练的方案,清楚地描述训练结构的远景和近景,让参与者来跃跃欲试。而不是让就学者不了解用意,稀里糊涂地接受指令。
        实践证明,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每一步的价值有所理解,就能消除茫然和疑惑,并建立价值感。
        教学计划整体地让学生明确了解,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侧重,甚至主动对课程设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教师也得以依据这些情况有所调整。事实上,我上面提出的这套设计,就是在实践中和学生们一起形成的。

        第三点,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非常具体,主要是希望把培养创造力这样一种笼统的说法,分解成明晰的、可抵达、可触及的小目标。这主要基于前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是强调自由表达和自我寻找,教师的谈论对学生来说过于玄远,学生反而容易产生焦躁、茫然的情绪。
        同时我在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强调:除了具体课程任务的完成,很重要的是要从设置课程的方法中学会一种“系谱化地推求可能性”的思维方式。比如,当我们考虑“画什么”的问题,很自然地把艺术史上既有的方式排列成谱系,然后考虑自己将选择其中某种,或者在既有的所有可能性之外,进行新的工作。排列谱系的工作,成了推出新的做法的基础。
        其实,在课程设置中,一般都在具体的课程中隐含了理论性的引导和讨论。涉及到工作方法、自我管理、创造力开发以及一些具体的理论问题。比如在涉及社会问题的同时,对于现实和创作的关系的理论探讨,成为课题设置的重要目标。这也将类比到学生们在别的媒材上的创作思路。

        值得提出的是,任务的具体化并不应该妨碍因材施教和具体教师的作用。事实上,同样一套教学计划,使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根据具体情况,仍需要很多细节的调整。这时候,具体的教师的施教风格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前面说过,这种模式很像健身教练和健身者的关系,或者汽车教练和学车的人的关系。分解训练的目的是逐步地解决一般学习者的问题,但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员的特殊问题,则需要教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不管教和学,平等的沟通始终是最重要的。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7(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