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7-31 17:21:10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的是紫砂壶制作的方法,传统壶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紫砂壶发展的方向,是艺术的灵魂。只有做到将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才会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艺术 传统 创新 境界
宜兴紫砂,历经千年的发展,在历代艺人的辛勤耕耘、不断努力创新下,在紫砂世界里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千奇万状。在繁荣的当今,更是层出不穷,如将它汇集归纳的话,可算陶瓷世界之最。壶艺也堪称一绝;有方非一式、圆非一相的几何形,有棱有角呈花卉图案的筋纹形,有将松、竹、梅、柏、桃、树、桩及动植物变形夸张的自然形,有瓜、果、鱼、虫类的象形,也有沿集古代青铜、玉器及宫廷中各类仿古的器形,当今发展到具有个性化的现代陶艺造型等等,各具特色,竞相争艳。
紫砂壶艺,有人称之为茶壶,有人称之为艺术,以我从事紫砂二十余年的经历和体会,紫砂壶艺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
我们制陶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拉坯法、泥条盘筑法、压模法和注浆法等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技术。宜兴有着六千余年的制陶历史,宜兴陶工在经历了不知多少年的摸索,根据宜兴陶土的特点独创了一套和世界上所有手工成型方法不同的技术,这就是把陶坭放在木制的坭凳上,先锤打成片,然后把泥片围筑成圆型或镶接成方型,用木拍子打成型,这种成型方法学术界称之为“片筑法”。这种成型方法比其它方法制陶操作简单,技术性更强,所制的陶器用宜兴话来讲就是“泥门紧”,成品率高,而且体轻耐用。
宜兴紫砂壶艺是从日用陶中脱胎出来的艺术陶,制壶成型方法沿用“片筑法”,也就是人们常挂在嘴上说的全手工成型。由于茶具、茶壶的体积比其它日用陶体积小,加上功能要求是泡茶、品茶之用,所以技术性更强、更细、更精。几百年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使紫砂茶具演化成了一门有独特语言的艺术陶瓷。这个过程当然是文化人和艺人们的共同创意的过程。艺术应该给人精神上赏心悦目的享受,给人们借某一物体以联想的空间,这个空间愈大,其艺术水准必然愈高。那么,紫砂壶艺是什么呢?紫砂壶艺不是现代陶艺,它首先受功能需求的制约,也就是说,要能作泡茶之用。在泡茶时能领略美感,又能为大多数人喜欢。紫砂壶艺是集实用、欣赏、把玩三种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又是能包容吸收陶文化、茶文化及书法、绘画等多种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艺术载体。书画艺术欣赏性很强,但缺乏日用性、把玩性,玉雕艺术具有欣赏性、把玩性,但缺乏实用性,起码不是大多数人的日用品。紫砂艺术不同,既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又能在使用中把玩,欣赏,既有适用美感,又有视觉美感,亦有把玩抚摸美感。这种艺术,可能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起码不多见。紫砂艺术自身的、客观存在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又有很强的适应性,能为众多的人所接受。
宜兴紫砂工艺陶传统精华代表作品是紫砂茗壶。自明清至当代,茗壶制作的工艺质量等级,根据精、细而分为粗货、细货、特艺品三类档次。精货是面向社会的普通产品,细货指工艺陶产品,特艺品则是指有名艺人制作的作品,此类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精湛的造型技艺。只有名人名作,才是紫砂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的名作,型制典雅质朴、轮廓周正、线条清晰、比例恰当、整体大度、协调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美术欣赏品。
在传统的紫砂壶艺造型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各类完美的器型,汇集着历代艺人的聪明才智。宜兴紫砂经过数百年人类社会在文化艺术上的演进,历代艺人不断反复提炼创造,日臻完美,虽古犹新,孕育着紫砂艺术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特色,供人们去汲取素养,使我们在审美器型构造中,了解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后件嘴、把、盖、钮、底、足等恰当比例,以及结构上合理的缓冲过渡,空间与实体形成的虚实双比等技法处理,促使我们认真学习和仔细研究以其汲取精华,充实自已,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立足传统、继承弘扬、开拓创新,是我们新一代紫砂壶艺工作者肩负的光荣而艰巨任务。当代壶艺作品,应当具备强烈的时代气息,鲜明的民族特征,能够结合个人的文化素养,自然的审美情趣,抒发造型艺术语言,完美表达创意构思,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创新中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形象,即事物物体本身的形制状态,展现给人们的视觉形象。二是神态,即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精神状态。三是气质,即造型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本质。只要这三者能够融会贯通,再经过精心的设计构思,适当的泥料配置,严谨精心的制作,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富有强烈的个性,则紫砂艺术就是具有真正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就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更完美的现代新作品。
作者简介
庄暗明,男,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6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陶业世家。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碧芳学艺,老师十多年的教诲以及对紫砂艺术的热爱和领悟,铸造扎实的传统技艺基础,注重壶艺的造型合理和美观,擅长光素器、花器等。1992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造型设计,毕业后回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壶艺创作,后又得到何道洪、李昌鸿等大师指点,作品从传统中融入新的理念,逐步向艺术领域迈进。2000年创建个人陶艺工作室“紫竹坊”。作品曾在新、马、泰、港、台等展出,深受国内外壶艺爱好者喜爱。多次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评中获奖。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