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批评双重语境资源整合:“悟道”与“形式至上”

      作者:汲平2010-06-19 14:56:35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一、书法艺术的多元思想文化背景

          书法批评语境指当代社会化的艺术家批评言论情景,其中包含书法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不是平面文化背景而是文化多元化并存的资源整合过程中的立体背景。在当代历史文化的长期多元思想文化并存的背景下,书法批评语境表现出对传统性元素和现代性元素的进行资源整合和言论自由(审美自由)的语境特征;大致是以传统性文化元素为前提,构建现代性文化大场(语境)中多元思想文化和谐并存的当代文化思想体系,并对各种文化价值元素的觅求和挖掘。当代各种文化价值元素叠加使得语境呈现出以历史为线索的立体思维图像,同样也成为当代书法艺术批评语境意象描述。而以平面思维方式去思考当代文化语境问题,就只能看到当代文化语境的一个切面。

          对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认识无论是当代书法艺术理论还是当代的创作实践,都以此作为最基本思想的基础认识;而书法艺术批评语境始终围绕这一思想文化的历史线索而不断地在拓展空间。传统书法艺术批评语境一直都是在关注那些经历了继承后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导向以及在现实多元文化发展中的和谐关系。而有些人会顾虑,理顺并逐渐展开的“文艺复兴运动”,高度重视的传统语境话语权问题,可能将不断地降格为对传统话语权争执的狭隘思想境界。本文的思想宗旨不在于传统与现代的话语权问题的探讨,而是专注于当代书法艺术的批评语境中的多元思想关系整合。从中攫取了传统类型的“悟道”式批评语境和现代思想类型的,聚焦在视觉感官外部的“形式至上”式批评语境来进行论述的。

          把传统文化精神作为现代文化的诠释对象和研究对象,已经成为当代书法理论的思想核心。而“悟道”式书法艺术的批评语境,则是打上传统思想标签后在这一理论研究的深化过程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传统言论方式。这种言论口吻通常表现在古代书论为突出。“继承”与“创新”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都应该视之为书法艺术的存在并寻求发展的两个“基本态”,书法家的主体意识完全是在“继承”与“创新”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定格才逐渐转入这两个“基本态”的“主体”状态的。否则,不经过“继承”与“创新”洗礼的大多数的书法人,从严格历史意义上讲,是不能作为书法艺术的“主体”而存在于书法艺术历史的。这里也同时引发了谁才是真正充当书法艺术“主体”角色的问题思考。“继承”与“创新”这两个书法发展的“基本态”,是源与流的关系(沈鹏先生对此有专文发表论述),因此就不能孤立地去研究“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克洛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一切创新必将成为继承的创新。

          这就意味着具有现实性的多元思想文化元素,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传统性文化元素在今天的现实活化,反正传统思想文化元素无不被当作现代文化的原型。中国式的传统文化思想,决定着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尽管人类文化变革,但始终不可能将这种历史作用变革掉。因此,传统绝对不可以视之为缺乏“活性”的一大堆死的文化标本。进而把这些文化标本安放到博物馆里面,供后人参观。用这种眼光看待传统问题,是不合理的。牢固树立尊重历史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目的是进一步使当今世人看到传统文化凝聚的向前发展的历史原动力,并始终推动当前的现实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历史作用。在书法艺术领域,继承与创新的认识态度不仅取决于对传统的认识态度,而且还取决于个体在传统碑帖的切入姿态。这样人们才有一个端正的书法传统的继承学习态度,才是书法艺术的正大学风。否则,没有扎实的临摹功夫,言必谈创新,压根似乎下定决心要跟传统为敌,好像不这样做,就不是书法艺术,而是去当写字匠。这种不尊重传统的思想意识是现代书法的重要意识形态。当代的许多现代艺术家,模仿了一些西方技法,掌握了一些造型技巧,反过来就要变革传统书法艺术,拿他们手中那点形式摆弄技术去跟古人叫劲,抛出许多的学术口号,最为漂亮的如将书法艺术改为“艺术书法”(并宣称,这样一变就使书法变成更加纯粹艺术)。继承过程好比是汲取历史文化中的发展元素的加能过程,继承是投身于这场书法发展的历史接力赛,继承就好比是手中的“接力棒”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传递下去。而没有手中这根“接力棒”,按照书法艺术的游戏规则,是要被淘汰出局的。

          文化的当代性元素放进特定历史意义中,将拧出一股传统的惯性力始终对它发生的作用力,像遗传基因对于个体性状的内控制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现代文化建构资源的研究成果已经为进一步展开的艺术批评语境开拓了宽广的思维空间。当“悟道”与“形式至上”成为现代书法批评的双重语境,语境的核心正在书法艺术的内外思想活动空间,不断地逼问各自“独执偏见”留下的缺憾不足。

          目前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当今中国的文化建构至少有三类思想文化资源,一是包含孔学、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二是以西方现代化为主导的世界现代化和全球文化资源;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20世纪特别是1949年以来对现代化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这三类思想文化资源大体上代表了古与今、中与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遗留与未来的可能性发展空间,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建构所不可或缺的多元复合思想文化资源。

          这是客观全面地明晰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建构思想资源类型。也就是说第一次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纳入文化建构思想资源中,并作为一个主导因素来看待。这样就为我们指明了当代中国文化建构是一个多元复合思想资源的背景。在综合的思想资源的背景前提下,艺术批评,同样表现出多元思想整合与制约的思想语境特点。

          二、“国学”式微致使传统“悟道”式文化批评语境沦为低调

          本文在对这个多元复合的思想批评语境梳理加以归纳,认为书法艺术批评在这个多元化语境中,着重是传统文化的“悟道”式和现代文化的“形式至上”,作为当代书法艺术的主导性双重批评语境。即一是传统思想型的批评语境,另一是现代思想型的批评语境;这两种思想类型的批评语境在实践中不是以对立的姿态存在,而应该是以一种历史线索而共荣共存的关系构建书法艺术批评体系。但是很多书法艺术理论家却人为地把它孤立或者对立起来,致使书法艺术批评语境的传统“悟道”式与当今展厅文化十分发达的“形式至上”式思想语境,变成传统之声低、现代之声高的高低音组合的双重批评语境。这样就很容易将书法艺术批评语境空间隔离成两个层面。从而人为地堵塞了文艺批评语境的融通渠道。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传统思想语境的式微,现代化的思想语境的膨胀高调,而我们在此种文化态势下,更应该准确把握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衔接关系。

          “道”是书法艺术的灵魂,从而也就成为“悟道”式的书法艺术语境的亘古不荒的思想本源。书法艺术讲究一种“技进乎道”的思想境界,已故旅法艺术家熊秉明先生曾经精辟提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艺术之所以被推到这个高度,是因为书法艺术是追求“道”的精神艺术,故堪称为文化核心的核心。“道”即成为书法艺术的精神主题。“悟道”思想始终贯穿在书法艺术思想活动中,成为传统文化的精神灵魂,而书法家也被视之为殉道者。“悟道”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重内轻外,以内部修养的追问代替外部形式的修炼技法。随着历史不断的发展,不断受到当代视觉文化的挤压,这种传统文化视角,也逐渐地由内向外转移。也就是从“悟道”式文化思想批评语境,向“形式至上”式文化思想批评语境转型。这就由当代书法艺术的批评语境应世而生的。这种转型是以当代“展厅文化”的形成和崛起作为契机的,在“展厅文化”形成之前,高扬精神主题的书法艺术思想被牢牢地统领于“悟道”式文化思想批评语境的笼罩之下。

          而当代“展厅文化”的形成,直接动摇了“悟道”式文化思想批评语境的主导地位,彻底打破了封闭式的艺术思想语境格局。甚至书法艺术越向前发展,现代化的“展厅文化”的“形式至上”的思想批评语境就越占上风,而“悟道”式的传统思想语境,同“国学”的处境一道逐渐式微成为低调。“国学的式微从根本上说,是其自身的问题,是由于它既没能内生出中国的现代化因素,也难以直接适应世界现代化的变革要求,因而必然受到冲击。”

          古代论书,历来都只是“惟观神采,不见形质”;东汉蔡邕说“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从书法艺术创作到欣赏批评,基本就是处于这一种“悟道”式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在传统书法艺术思想中,道——是其思想灵魂和思想艺术的本源。在书法创作过程中,人们最注重感悟到了道了没有这个问题的追问。

          “悟道”的特点是遗貌取神,藐视形式外表只重视对书法神采,故意对艺术形式表现出鄙薄眼神。“悟道”就是追求那种“羚羊挂角,了无痕迹”的意境空灵。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57(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