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像:当代艺术

      作者:汲平2019-06-11 22:59:52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2)《报纸/广告》250cm * 180cm 年代:1993

          (2/2)《人民画报》1992年第 6期第 2页 邓小平南巡;1992年 喻红 26岁主演王小帅第一部执导的 故事片《冬春的日子》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余像:当代艺术
          展览时间:2019/07/03~2019/09/07
          展览地点:[国外]-伦敦.里森街 67 号&贝尔街 27 号 -(里森画廊)
          主办单位:里森画廊
          参展艺术家:厉槟源、林天苗、马秋莎、沈莘、王友身、向京、徐文恺、喻红、赵赵

        策展人:王宗孚

        里森画廊夏季展秉承画廊一贯传统,由特邀策展人策划并呈现新的艺术和新的创作手法。今年,策展人王宗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系谱进行新的解读,试图将其作为更具开放性和探讨性的概念,抛却了历史上对“当代艺术” 来自单一时间点或地点的定义而在新的轨迹加以诠释。《余像:当代艺术》特意与已经载入艺术史的各种运动和叙事保持批判距离,呈现了出生于上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多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之中既有如王友身、喻红、林天苗、向京等首次在英国参展的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也有沈莘、徐文恺、马秋莎、赵赵等新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

        展览以批判研究为框架,摒除了在中国或欧美艺术语境中已存在的设想和定位,试图对王宗孚称之为“后具象状态” 的影响和发展轨迹给予迟来的认可。“后具象状态”发源自 85 新潮,其影响在当前的中国艺术界十分深远。虽然未能与 20 世纪现代主义开展持续对话,但这也未尝不是幸事。如果仅仅被视为来自西方的艺术史概念,或文革后艺术政治大变革的副产品,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发展线索或将远不及如今丰富而壮大。

        充满实验精神的 80 年代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本土艺术概念和艺术家。喻红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从 1999 年起,她每年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题图为《1992 26 岁 故事片《冬春的日子》剧照》,2001)将自己或者某个个人事件与同年出现的当代新闻或杂志文章并列呈现。她将这一系列命名为《目击成长》。王友身在 90 年代初也十分活跃,积极地在作品中发表政治宣言——用报纸覆盖了部分长城是他的一次标志性创举,这既是一种文化评论,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修复。此番,他将在里森画廊展厅的数面墙面上重现这件作品。

        本次展览也呈现了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从未经历动荡岁月的他们一出道便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开展创作。徐文恺的自制墙贴上布满 404 提示,醒目地揭示在“伟大的防火墙”对互联网的持续审查下被屏蔽封锁的网站。赵赵则带来了一件视频作品,细腻地表现出新疆地区民族的多元性,表达了艺术家对民族性和异化的观察和思考。

        策展人并未简单地按区域或“前现代”、“后现代”等概念来定义中国艺术,而是提出一幅世系图。在这份世系图中, 数十年的具象艺术创作和教学通过多元化输出的跨学科实践为当前的后具象时期提供了先决条件。巫鸿教授在其著作《制造历史》(2008)中提出全球化和“去疆界化”的中国艺术景观,在此基础上,策展人王宗孚在他的当代艺 术群像中提出了一种“跨范畴”趋势,把媒介、身份和民族的丰富性联系在一起。正如他在策展人语中所写道的:

        “继 85 新潮在中国引领一系列激进变革以及之后出台的各种后改革政策,90 年代初至 21 世纪初的 视觉艺术领域经历了数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对创作技巧的广泛探索冲击了传统美院围绕教授技巧形成的标准化的艺术教育模式。同时,人们越来越接受这样一个概念:所有材料——不仅仅是那些用于绘画、书法、书写、雕塑的传统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艺术品。此外,视频制作技术也日益普及。各类艺术运动、临时性展览和基于社会或‘观念’的艺术形式的兴起,体现了对于身份、阶级、 性别等更宏大的社会政治命题的追问。”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96(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