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邵译农、王群
静水深流,默中见境。“渊默”取自《庄子·在宥》中“渊默而雷声”,意指深邃的静默中蕴藏着震撼的力量。这一命题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丁设、潘微、闫博三位艺术家作品中的精神内核——以沉静为表象,以文化根脉为基底,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迸发东方哲思的回响。他们的创作既非对传统的简单复刻,亦非对西方现代性的盲目追随,而是在“渊”的深邃与“默”的张力之间,构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
丁设从90年代初开始实验抽象绘画语言,用三十余年的积累,向世界展现了抽象绘画在东方文化语境中的空间。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符号系统,作品囊括的知识面非常广阔,跨越古今中外的音乐、哲学等,在跨越、突破和融合中创作,理念暗合着东方思维观。
潘微对文字的解构与材质堆叠,赋予其作品历史厚度与神秘气息,创作始终围绕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在抽象中复归本源,作品观念的本源指向对中国美学的诠释。
闫博融合材料矛盾性,以裂纹与如釉色流动探索“不完美”的诗性哲学。这种跨界并非简单的技法杂糅,而是以东方美学体系为内核的创造性转化,成为承载时空对话的容器。
在形式上,三者皆打破媒材的固有边界。在精神层面,展览暗含一条从“物象”到“心象”的线索。这种由外而内的转向,恰似禅宗“明心见性”的修行,在静默中抵达精神的共振,并非沉寂的独白,而是文化基因在当代土壤中的裂变与生长。丁设、潘微、闫博以各自的方式证明:传统的生命力,不在于博物馆式的封存,而在于艺术家以当代视角对其进行的创造性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