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广州天河上空,出现一抹难得的霞光,洒落在广州文艺市民天河空间(天河艺苑)窗外一片绿叶的小山坡上,只见几株极小无名的小红花静谧绽放。而天河艺苑展馆门前的小空地有几位市民打着五颜六色的雨伞在静静地等待早上开馆。其中有俩位年青人撑着一把红色的雨伞,格外显得鲜艳夺目,而他们的脸上也更显朝气。这几天广州时常有阵雨,可是仍然有不少市民冒雨赶来观看齐白石师生艺术特展。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美育工作等重要论述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新时代美育实践活动,由广州市天河区委宣传部指导,天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天河区教育局、以及胜宝投资控股(广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师生情深,艺术系列展览第一回”,《大匠之门——齐白石师生艺术特展》于本月在广州文艺市民天河空间(天河艺苑)举行。本次齐白石师生艺术特展,展出了齐白石和他的学生40多幅作品,其中有齐白石创作的《多寿图》、《群虾》、《一帆风顺》;李苦禅的《绿雨》、《雄鹰图》;李可染的《牧牛图》、《行书七言联》;梅兰芳的《竹林小径》、《鱼乐图》等作品。这些绘画与书法以小见大,从简洁到底蕴浓厚,从虚实相生,到意境深远,从融入自然,到强调主观感受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各自的艺术特色,这些作品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展厅中央的《多寿图》,是齐白石九十岁时创作的花鸟画,画面上五个硕大大红色寿桃深深地吸引着到场参观的市民。这幅作品虽然在题材上无多创新,但是笔墨设色老辣而“雅气”十足,也就是评论家谓之灿烂晚霞的花鸟佳作。这一时期,齐白石生活比较稳定,心情也随之更为舒畅,特别是毛泽东主席在共和国成立不久的1950年3月邀他入中南海赏花叙谊。徐悲鸿出任新成立的中央美院院长后又续聘他为名誉教授,他的心情越发喜悦。
所以这一时期他创作的作品随意赋形,任情染色,都是神采奕奕,随手拈来的题目,都寄托了老人的心意,真是心情一好,做什么都吉祥。从本次展出齐白石的几幅作品来看,可以领略到他的绘画题材比较宽泛,山水、花鸟等多种题材无不精擅,当然也可以感觉到其花鸟画的创作已突破传统,代表了当时花鸟画坛的最高成就,画风豪放、墨气淋漓、神满意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既承继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又极大地保留了来自民间的淳朴、热烈、浓重的情感因素,从而开拓了对后人影响至深的艺术新空间。
正如本次展览艺术顾问陆秋连所说,众所周知,自清初三百多年来,整个中国画坛受“四王”影响至深,“四王”为正统之绘画思想根植于画家心中。齐白石北漂到北平,时北平画坛亦是如此,奉“四王”为圭臬,不思创新,死气沉沉。齐白石的山水画,完全无视“四王”,他用野逸思维,创新模式,我写我法。他所描绘的大山大水,以简洁、精练示人,是对大山大水的高度概括。他特别喜欢在画面中留出大面积的空白,对山、对水对茅屋、对景物等物象进行大胆概括,独具匠心,主次分明。陈师曾评论其山水画“平淡见奇”,这一说法无疑是恰如其分的。从齐白石山水画《一帆风顺》可看出,他似乎是用花鸟画大写意的笔法来写山水画,干净利索,大刀阔斧,不拖泥带水,运笔自如,一气呵成,充分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山水画样式和艺术语言。同时其山水画又与花鸟画一样,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田园情趣。你看图中的杨柳、茅屋、小船、江河,全是平常中国农村所见的物景,那么安逸,那么熟悉,那么自然,完全跳出传统士大夫所画的遥不可及的山水画程式,其浓郁自然的生活气息,抒发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一下子拉近作者与观众在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距离,使观者心中本能的乡愁情结由然而生,从而产生情感和艺术上的共鸣……。这也难怪许多市民只要一站在《一帆风顺》前观看,便长时间停留,总是恋恋不舍地离开。
自民国以来的中国画坛,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著名画家,如群星灿烂,光辉夺目。此中就有多位出于齐白石的门下,如李苦禅、王雪涛、李可染、陈大羽、卢光照、许麟庐、娄师白、崔子范等,都是管领风云的重量级人物。齐白石对于拜他为师的学生,其一是教其以德立世,注重人格的铸锻和学养的提高;其二是因人施教,决不要求学生死学硬搬,而是要突出各自的艺术个性,在创新上下功夫,自成一番面貌;其三是视徒如字,殷切提携不遗余力。
本次展岀的作品有李苦禅的《绿雨》、《雄鹰图》、《涅槃佛像》、《绿雨新晴》,其最为有特色是《雄鹰图》,他在画鹰时把鹰眼和鸟嘴变方,从而突出鹰的锐猛,整幅画去繁即简,仅用线条勾勒出鹰的形体,更显鹰爪有力度。当然他那用大笔横扫,大开大合气势十足的芭蕉画法也同样令观众喜爱。他自1923年拜齐白石门下,在齐白石的教导下,“努力探索”中西合璧”,在改革中国画的尝试中有了新的作为,从而也成为中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齐白石另一位弟子王雪涛,却走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路子。其作品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展品《花开虫乐》一派欣欣向荣,鲜花盛开,众虫齐乐,让观者仿佛又回到童年追蝶抓虫玩耍的光景。当然也有不少观众是李可染的铁杆粉丝,李可染写意水墨透出的柔情光影让这些观众着迷,展出的《牧牛图》和《归牧图》让他们大饱眼福,即使离开展馆时,还沉浸在乡村田园的满怀乡愁之中。
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喜爱,这也是主办方的初衷。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划王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我们举办这次齐白石师生艺术特展,就是要通过举办名家美术展览形式推动美育工作。我们还要将以此为首展,创办“师生情深”艺术系列活动,用艺术的形式弘扬传承奉献精神,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展示,涉及的形式可以是绘画、书法、音乐,也可以是雕塑、戏剧和舞蹈等,通过展示教师与学生的成果,展示学生在老师的传帮带下成长的喜悦,让老师以学生为自豪,学生以老师为骄傲。通过主办方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把“师生情深"系列活动,打造成受大家欢迎的品牌,并且让这一品牌具有社会价值,有认同度,有鲜明的艺术形象。
艺术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它既是民族意识的反映,又能反过来影响民族的意识。秦以力健闻名,汉以气厚著称,两宋“文物之盛跨百代”,明文人画逐渐登堂入室,“清初四僧”讲求笔情墨趣,注重内心表达。到了近现代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人又成为艺术的主流。他们的作品大气、雄气、甚至有人称之为狂气、霸悍气,其艺术表现得到大众的肯定喜爱。
齐白石有一枚十分著名的印章,“大匠之门”,这也是他一生追求工匠精神的体现。何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锲而不舍地苦练对待每一幅作品精益求精。齐白石从青年开始学艺到耄耋之年,功成名就,一直坚持刻苦学习,无论严寒酷暑,每天用廉价燃料彻夜点灯,苦练绘画技艺。李苦禅、王雪涛、李可染等众多弟子也正是因为继承了齐白石的这种工匠精神,才得以成就斐然。主办方也是希望通过展办这个展览,号召更多的艺术家传承这一工匠精神,希望在广州能出现更多的有作为的书法家和画家,为广州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的时代为广大的艺术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让我们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兴文化展形象为己任,为展现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艺术新辉煌而努力!
胡硕堂
2022年5月28日于广州天河
(作者为本次展览策展人)
齐白石,多寿图
齐白石,一帆风顺
李可染,牧牛图
李苦禅,绿雨
陈大羽,花间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