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晓银认识源自于他的作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他笔下一组反应裕固族的风情画,对裕固族我十分陌生,不知他们的家在大漠深处,不知道这是一个以游牧为主,以骆驼为伴,甚至没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可晓银笔下的裕固族,让人感到亲近、亲切,他们的纯朴与善良,他们的粗犷与剽悍,都那么真实细腻的在晓银的作品中得以体现,难怪苏清杰教授盛赞晓银“是国内唯一一个以裕固族为主要创作的国画大家”。
不难看出,晓银对裕固族投入了太多的思考、太多的热爱与太多的激情。“正因为这个人口极少的民族的精神内涵给了他太多太多的心震憾”,所以他得作品才表现得如此深入,如此酣畅淋漓,又是如此自然的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在读晓银作品的同时,我认真查阅了有关介绍他的艺术评价,于进的“当我们捕捉到戈壁之舟宽厚深情的目光,河西大地的灵光神韵已然融入了画家的血脉之中。”让我开始明白“情注一方热土是晓银国画创作的根茎所在。”
苏诗钰先生在评价晓银时讲到,他的作品以饱满的热情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以敏锐的观察力充实作品的内涵,故而其“作品集激情与睿智为一体,深邃隽永,独具魅力,其愚意或清纯洒脱,或思致飘渺,或孤傲清高,或温馨柔润。那种不加雕琢的自然天趣,使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画家在大自然中独特的心灵体验以及画家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诠释。”这段评述极为精妙,这些文字让我们加深了晓银艺术的理解。
今年季春和早秋我有幸与晓银先后一同赴安徽和新疆采风,在相处的日子,我曾数次与他作过倾心的交谈,晓银强调;“艺术是生活的写照,更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艺术家积极地将自己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及面貌融入自己的作品,这是对一个时期一个时代艺术风貌的反应。”他得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感悟,这是艺术家真情的直白,大概这也是他得艺术不断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
我喜欢骆驼,骆驼的坚韧、朴实与憨厚,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许,骆驼对人类的无私奉献极难用语言表述,在沙漠、在戈壁,人要是离开了骆驼,那生活不知会变成什么模样,所谓沙漠之舟,那真真是希望之源泉啊!
在晓银的众多绘画题材中,《欢乐戈壁行》、《早春时节》、《草原上》、《秋风》、《暖冬》、《大漠梭梭》,等殊多画面都溶入了骆驼,这看似当背景或配角的骆驼又无一例外成为主题中不可替代的重头戏,因为有了骆驼的存在,画活了,有了生气,有了故事,有了对生活的无尽倾述、甚至也让作者有了更深一层的精神寄托。
我记得有一幅叫《归》的作品留给我很深的印象,画中一位老者牵着从田里归来的骆驼喜盈盈的向我们走来,那么忠厚,那么质朴,身边的骆驼善解人意的紧紧相依,尽管牠的身上压着大捆柴禾,牠依旧温顺可人。在柴禾的上端,还坐着刚放学的小女孩,一幅既满足又略带老成的目光流露出大漠人的自信。画用浓墨点染,大有一气呵成的神韵,少许的淡墨烘衬,与精道焦墨的勾提,让画面更显生动与厚重,每读一遍这样的作品,都会使人有新的解读,都会加深对晓银艺术的喜爱。
为画好骆驼,晓银画了多少速写,跑了多少次大漠,尝试了多少表现方式,探索了多少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外人极难知晓,但我感受到了艺术家付出的心血,深知没有几十个春秋的苦苦磨砺,要走出一条创作上的新路是何等艰辛。可面对这一切,我听不到晓银谈苦,他总是那么淡定的一笑,总是说“喜欢画,就画罢,尽量画自己熟悉的生活,尽量努力和别人画得不一样……”他讲得自然,轻松,好像事情真就这么简单。一时间,又让人对这位朴素的西部汉子产生更多的好感,
晓银的画路很广,除了以裕固族为主要创作对象外,他还画藏族、蒙古族、回族、汉族,画贴近生活的作品,画他熟悉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的各种题材,无论淡墨,彩墨,似乎他都能得心应手,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让人感受到他独特的艺术语言,感受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魅力,大概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
我很想走进他的艺术世界,走进他熟悉并深爱的大漠。他曾告诉我,山那边有一年一度的各民族盛会,那时成千峰骆驼被打扮得花枝招展,牧民们身着艳丽的服饰,一系列丰富多采的民俗活动,把草原装点成梦幻的世界……
我听后兴奋无比,并痴迷的盼着这一天能与晓银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