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寒三友中,尹维新君对竹情有独钟。近年来他创作了不少冰竹画,可谓一绝。这里试说说他的《三更寒月》图。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远离尘嚣的清澄静寂之境。作者采取竖构图,用一条波状线,一条折线,将画面横割为三,以展现景物的层次和深远,给人一种沉静而流动之感。此画首先引人注意的,自是那居中的一片竹林。这是雪霁月明之夜,放眼望去,漫无际涯的琼枝玉叶,水晶般剔透玲珑,阵风拂过,琮琮琤琤,漾起千叠银波,卷起万朵雪莲。竹林占了大半画面,上齐视平线,远景被近景遮挡,只见林梢,下藏幽谷,隐而不露,两侧被画框截去,使人产生向左右伸延极广之想,因而所写虽寸冈尺堑,却有林涛如海之势。在画的上端,以烘云托月的手法,作皎月一轮,穿出飘动的云层,悬浮于竹涛之巅,将清辉洒耀人间,生动地表现了更深月寒的特点。在画的下方,俯首可见几个冰封雪冻的小山丘,点缀着一些稀疏的树枝,虽所占比例不大,但它与那向右摇曳的竹丛形成张力,而得均衡之势,以保持画面的稳定感。以上景物主宾相得,彼此照应,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
这幅作品我以为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竹有创新。古人写竹,讲究“烟云雪月风晴雨露之珠”,而尹维新匠心独运,他以传统的笔墨技法,并吸收西画光线之长,将雪竹、月竹、风竹的特点融为一体,使“手中之竹”兼得冰质、月色、风姿之美,枝叶繁密而不失其清秀潇洒之神,殊属难能可贵。
二是意境美。读尹维新的近作,我每每联想到东山魁夷的风景画。川端康成说:“东山贯通画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装饰性、象征性以及构图的对称。”这些特点尹维新的画也有。他又说:“东山的画给人一种优雅的爱的滋润,一种慈祥而温柔的气氛,而且悄悄地给观赏者一种澄明亲切的感情。”“读着它,你会感到大自然的启示,人间的净福犹如一股清泉淌过心间。”观赏尹维新的画,我往往也有这样的感受。还可以举出若干相似点。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都是东方美的探求者。但是,尹维新的国画与东山魁夷毕竟迥然有别,这也是很明显的。这集中地反映在尹维新所创造的意境美,有其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深刻内涵。中国画画竹,并非单纯为竹写真,而是“寄予笔墨以舒性情” ,代表着作者的风骨性格,务求有君子之风。尹维新画中之竹,清姿挺秀,生意勃勃,风雪愈可以坚韧其骨格,冰凌适足以冶铸其风神,虽深处幽谷而并不孤凄,自有明月相照,心地清澄。这是何等情怀,何等品格!可见风景即心境,写竹就是写人,尹维新所追求的意境美,实乃凝聚着我们民族精神的中华美,所以与东山魁夷所代表的日本美迥然不同。
现在正处于世纪之交,人类在充分享受高度物质文明之赐的同时,也深为物欲横流精神颓废所困,因此如何保持心灵的纯净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正是尹维新《三更寒月》图的意旨所在。我由是不禁想起王昌龄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纯美的心,就像这画中之竹那样,冰清玉洁不染尘。
1999年11月18日武昌桂子山
此文发表于2002年5月18日《文艺报》第四版
作者简介:
孙子威(1932—2007) ,生于湖北孝感,祖籍安徽休宁。195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留校任教。1954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研究班学习,师从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黄药眠先生,1957年学成回校。长期担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毕生致力于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对文学基础理论、康德哲学均有深入的钻研和探讨,所讲授的“文学理论”和“康德思想研究”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发表论文150多篇,出版编著与论著19部,另有内部出版编著9部。1987年1月晋升教授,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担任“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主编学会刊物《马列文论研究》系列和“马列文论研究丛书”;还兼任多种学术团体的顾问或副会长。鉴于孙子威在学术研究上的突出成就,“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于2006年授予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