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艺术寓言——关于“默纸”的访谈

      作者:汲平2011-10-07 16:00:25 来源:艺术家提供
        问:晨耘 答:崔自默



          问:您最近忙些什么?



          答:很多种类,几句话说不清楚。



          问:你主要创作些什么作品?



          答:除了传统的线描人物,就是现代水墨、雕塑,主要是我的“默纸”。



          问:同时创作这些不同种类的作品,脑子不乱么?



          答:电脑使用Windows,就是同时开多个窗口工作的功能。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情绪、不同需求,创作不同作品。洗澡裸体,上街穿衣,一点不乱。



          问:你觉得这些作品哪种最有意义?



          答:都有意义,也都没什么意义,看怎么考虑,看谁考虑。不同标准,会有不同的结论。艺术概念和理论研究难以理清,艺术市场或许有一定的硬性指标。我只是做一些我愿意做的事情罢了。艺术意义和文化价值、文明寄托,不是我个人所能完成和实现的。人毕竟是社会人,何况现代社会是文明社会、信息社会、经济社会。



          问:我注意到了,以前媒体对你的报道,“通才画家”,都感兴趣于你的门类综合的学术背景,理、工、文,这对艺术创作应该是好事还是坏事?



          答:好事坏事是相对的。交叉学科的修养对于理论研究的出成果,肯定是好事,博而后能专。看似弱点的方面,从另外角度考量,就可能成为优点。有本事就化腐朽为神奇,没本事即便舞台再好也演砸锅。我说过“目标即成功”、“幸福即智慧”、“勤奋即天才”、“专业即专心”、“服务即市场”、“坚持即品牌”等话题。一个人只要有专心致志、乐此不疲的所在,就有了事业;当然也有大小之分,但只要一以贯之,都是成功的。对于艺术创作,很多艺术家的工作属于职业劳动,用熟练的专业技术来换饭吃罢了。我起初搞理论,艺术创作是偶尔的文人墨戏,后来随着大量的创作实践,就目标清晰了、分类明确了,于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客观的和主观的,来创作不同的作品。



          问:那你到底喜欢创作哪类作品呢?



          答:市场喜欢我风格工细的作品,因为需要劳动量大才能完成。可见,他们喜欢的是我的痛苦,哈哈,这不太好。艺术除了娱人,更需要自娱,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多为自己创作;当然,更需要有寄托、责任。应该清楚,劳动量大不等于艺术水准高,但一般人的鉴赏都这样来衡量,是“耳鉴”。我提出《心鉴》,就是直指人心,自觉鉴赏,排除群体盲目的跟风影响。其实,我最喜欢“胡画”,尽性爽快,信马由缰,任意东西,不知所之。当我画累了工笔、写累了文章,就挥洒一番,就成了现代水墨。我的《视觉场》系列作品,就是这样的产物。可是,我觉得偏偏这类作品最有嚼头。局部即整体、全息论、格式塔心理学、视觉场(Visual Field)、科学与艺术等内涵,都囊括其中。最令我愉悦的,是内中的陌生感、神秘感,有说不清楚的东西存在。每看每新,时见时爱,宛如端着镜头面对随时变幻的自然景物,有拍不完的好镜头,变幻莫测,若不可测。



          问:你的《心裁》一书,就是说这个道理吧?



          答:里面有这样的内容,但不全是。《心裁》改变了中国画的审美习惯与创作习惯。传统的方法是先裁纸后画画,我的方法是先画画后裁纸。传统的即成作品是定型的,而我的作品是不定型的。当然,在创作完形的过程中,有“心裁”的选择与放弃,需要独到的眼光;同时,更需要后期的制作,那需要大胆设想、小心收拾。会心所在,境界独开。



          问:你开创“中国画平方寸时代”,是微山水系列作品,也是“心裁”出来的吧?



          答:当然。我们既然不可能去创造一片树叶,那就先栽一棵树然后取一片叶子就是了。



          问:他们对你的“中国画平方寸时代”还有异议,是吗?



          答:有异议是因为没明白,等明白了就同意了。中国画传统以平方尺计算价格,合理又不合理,其中忽略了个别难度与最高水准等关键指标。我把尺寸缩小为平方寸,总价格虽然不变,但核算成平方尺价格时自然就会百十倍地往上翻。这不是偷换概念,而是数学方法、科学观。我没有继续深挖,否则,会出现“平方厘米时代”,核算成平方尺就会达到每平方尺上亿元的天价,那是传统方法永远难以实现的高度。这不能仅仅看作对传统的一次“反动”,而应该作为对传统的一次思辩和利用。对于传统的国学,也应该持这样的态度。“新国学、新文化、新生活”,我觉得要学“有用的文化”,一个人有没有文化的一个尺度,就是看他知道不知道什么是“有用的”。不能解决“什么是有用的”这个提问,是文明的悖论与乏力。



          问:我看了你关于“默纸”的一些问答与阐释,你认为“默纸”是一个文明的“反动”,是吗?



          答:“反动”,revolution,不是一个坏词,基本等于革命。历史上的革命,基本又都是改革,reform,就是重新组合。“默纸”,是一个文明寄托、文化启示、艺术寓言、风格符号。说来话长。



          问:你不愿意把它仅仅当作艺术品,是吗?



          答:可以这么说。当然,它本身就是艺术品。“默纸”是在传统手工造纸的基础上的改革、再造、重整、完形。贵州丹寨石桥的手工造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们把我的绘画作品残片,认真地镶嵌到纸浆中。我撕碎作品是“行为艺术”,镶嵌到纸中则是“装置艺术”。你想想,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山野中,在天然的大石壁下、大溶洞中,一张张纸经过传统的72道工序;对了,现在加上把我的“视觉场”画碎片镶嵌进去就成了73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张张带着框子摆放开来,那么壮观!那是独特的荒野展览,世界上最独特的大展厅啊。



          问:“默纸”艺术有什么独到之处吗?



          答:局部就整体,不全之全,“默纸”在审美追求上有着无限的蕴含。它既是纸又不是纸,它既是画又不是画——什么都不是就意味着创新,什么都是就意味着内涵丰富。“默纸”既传统又现代,它极古极新。我们应该主张“新精英主义”,那不是匮乏生命力的陈腐复古,也不是低俗表演或波普耍丑。“默纸”看似简单,却可以被赋予无限的文化理念与哲学释读、美学体验。以往的知识,都可以用来解释“默纸”。



          问:“默纸”的文化理念是什么?



          答: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蔡伦因为发明造纸而位列影响世界100人中的第7位,因为纸张发明的确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这已是世人皆知。现代信息社会信息泛滥,造成严重浪费。我提出过“慢步主义”等说法,也设想过“文字出版量应该受到限制”等理想,事实上很难实现,所以,借助“默纸”这个艺术符号,来寓言,来寄托新文明。地球资源和低碳环保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那么作为一个艺术符号的“默纸”,自然具备文化启示的意义。“No printing;no painting.”——不印刷,不书画——这似乎违背了造纸之所以存在的初衷和理由,所以,它也是一个艺术寓言。当然,这个寓言不是杜桑名为《泉》的普通的日用品马桶,因为那是完全的艺术理念与概念追问;更不是“皇帝的新衣”,因为那是纯粹的虚无与荒诞。“默纸”是非空非有,真空妙有;何况,它所借助的材料工具,是中国的古法造纸,以及中国传统的水墨艺术。



          问:那么“默纸”的价值如何衡量呢?



          答:问得好。“创新、环保、公益”——是我近年针对艺术社会化而提出的三大主题。艺术价值离开了社会性就无法体现。艺术价值除了其表现形式和载体之外,就是精神实质、生命本真。我去贵州,提出“奢侈文化”的整体思路。看了少数民族手工刺绣等艺术品,我提出:艺术是生命的寄托。——不是为了钱,就不能以价格来衡量,那才是真艺术、大艺术!有文化含量的艺术才是大艺术,有文明寄托的艺术才有大价值。不能辛苦地走量,要走质,走高端,打造精品,才属于奢侈品。“价格决定价值”,要把“默纸”放到高级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里去,放到高明的收藏家手里去,奉献给尊重文化珍视文明的有实力的真正知音。文化和艺术,不应该成为简单的消费品,应该是奢侈品,不能泛滥;所谓繁荣,往往就是浪费。



          问:那么“默纸”主要是社会价值,是吧?



          答:我的最初出发点是这样的。艺术创作开始就考虑经济价值,不会产生优秀的艺术品,起码在文化内涵上是这样。“默纸”的文化观点和文化意义,是多方面的,可浅可深。



          问:我以前读过你的“著作等身疑”、“文化垃圾”、“艺术研究应该科学化”等文章,“默纸”是不是一个新的口号?



          答:陈寅恪提出“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我把它改为“艺术之精神,科学之思想”,以更合理化、客观化。“默纸”,就是主张一种新生活方式、生存态度。我们以往的学术竞争,也是欲望攀比的精神表现,与住房空间的物质膨胀类似,是恶性循环,彼此拖累。现在,人类已经进入自觉文明的时代,大家都应该明白什么对群体有利,也对自己有利。敬畏心、慈悲心、感恩心、平常心,我们应该拘束一点、简单一点、知足一点、悠闲一点。接下来,用“默纸”还会制造“默本”,它不需要书写。真正浪漫的故事,不需要写在纸面上,而是永远埋藏在心里。我们有纸,但不需要印刷;我们有记忆,但不需要书写。



          问:“默纸”中间镶嵌的你绘画的残片,总给人不完整的感觉,怎么来欣赏它更好呢?



          答:面对“默纸”,与其说是欣赏它,不如说是阐释它、理解它、阅读它。不全之全,大成若缺,关于这个哲学道理,不是新鲜话题,但在社会文化生活和人类学实践推广上,却没有被足够的重视。我这两天到北京大学美学研究所朱良志教授那里,谈到我的“默纸”。真巧合,不期而遇啊,朱先生近期研究和写作的内容中就有关于残缺的美学问题。针对“默纸”我们谈了好半天。实际上,我们一向对文化和文明是过于自信了,尤其是依靠科技的发展,总是妄想获取无限的知识,求“全”,其实,错了,怎么可能“全”呢?我们获取的,永远都是宇宙存在的一个残片,永远都是有缺憾的。文化的意义在于交流,然而问题是,我们到底交流什么呢?我们真的能坦诚交流么?万法唯识,个人学问和知识都是一种相对局限的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何况言不尽意,又怎么用语言交流呢?隔膜啊,隔膜。



          问:“默纸”的启示就是放弃交流是吗?



          答:不是放弃,而是藐视单纯文字或图像的交流。好的艺术,应该启发智慧,不单单是刺激视觉感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智慧,自然圆满,自在自足。在“默纸”里一残片就是一时空,它提醒我内省、自觉,应该调整脚步、和谐心态。我们离世界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越来越远。要认识世界,首先认识自己,先把自己与自己和谐起来。远离知识迷途、文字迷宫,回归真实而可爱的生活,那多好啊。



          问:可见,“默纸”又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交流方式,是吧?



          答:是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今天,弘扬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责任感,也要依靠科学发展观来实现。具体而微,方式方法,决定结果。艺术是一个方便法门,春风化雨,尽善尽美。我相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善意而优雅的文明,才是全人类最需要的。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70(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