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起点

      作者:汲平2011-11-05 11:27:55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我想问你与绘画的缘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懵里懵懂的时候,因为我父亲是画家。



          ——它不是由你选择的?



          ——表扬使人进步,我小时候画画总是受到表扬,因为美术老师是我妈妈的学生,我的画经常被流传到别的班上去作为范本,那时候我感觉很虚荣很满足。另外因为常能看到父亲画画,家里有一些旧画册,至今有印象的是米勒的《农夫》,梵•高的《鸢尾花》,还有一本木版封面的柳公权书法字帖,是父亲给我布置的家庭作业。



          ——他们对你要求很高吗?有许多画家和音乐家的孩子,会产生逆反必理。



          ——不,小时候比较自由散漫,随意地学,压力没有大到让人反感的程度。



          ——他们没有想到要培养你将来要成为画家?



          ——没有,那时候孩子比较自在。



          ——可能因为他们自己已经事业有成……



          ——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高的期望值,也是造成他们野心不大的原因。



          ——好像你不太有野心,在没有野心的前提下,你觉得你的绘画能力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因为它没有欲望的推动。



          ——我是因为逃避,逃避困难,惧怕承受心理压力,无能参与竞争,所以慢慢退让到最初做的比较好的事情上来。



          ——比如?



          ——从小学、中学我成绩一直很好,但高中后数学快跟不上了,撑不住赶紧去当兵。部队等级森严竞争激烈,我学报务,考核竞赛从好到差节节败退,最终到考核时我竟不能面对考官,于是又逃。再比如我小学时乒乓球打得好,被选入校队,但凡参加学校间的比赛,我 就没有赢过一次,不是别人都比我强,而是我场场输给自己。我害怕任何形式的竞争,许多事情上都有挫折感。



          ——在绘画上呢?



          ——画画对我来说,是一个涓涓细长的流程,没有竞技,没有大的压力,这个职业的好处是:宽容你、给你时间和自由来缓缓生长。1980年我非常幸运地考进江苏省国画院,亚明院长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思想,他认为画国画不需要经过学院式的西画训练,而以中国松散的师承式方法学习,鼓励个人自由发展,我们一届学员从传统中各临一段,外在形式放松,自我要求严格。我还非常幸运地与一班竞争心不太强的同学为伍,发现他们中也有和我相似的逃避,温和宽松的氛围,使大家成为一生的朋友。在画画上我一直比较顺利,1985年作品《和平之春》参加全国青年美展获得鼓励奖,它真正是对我极大的鼓励,自信渐长。



          ——那么直接的教育你都得益于谁呢?



          ——我的启蒙老师是父亲喻继高,我绘画的入门也是父亲的画。他的画我看得最多最熟,在我感兴趣之前己然动手临摹了,他引导我拿起毛笔。我考进画院后,他关注我的进步,他不说什么大道理,却对我画的每一笔每一线盯得很紧,最痛恨我“似是而非”,有时不免恨铁不成钢,激起我的反抗。父亲明智地感到由自己教孩子是不好教的,于是一边让我继续临摹他老师陈之佛先生的画,使我萌生喜爱,又一边把我托交给南京艺木学院刘菊清老师培养。刘老师是一个热情充沛的人,对学生关爱备至,诲人不倦,她带我游历写生,她的写生画生动精美,让我叹服。从她那里我认识了宋人《百花图卷》,她教我从单一的墨色中辨别出颜色,教我临宋画要领会它的气息,当时并不懂这无形的气息是什么,现在想来,其实就是画的品格高低。当初的味觉是多么粗糙,对精美的东西只能囫囵吞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闷头临了十几张宋人团扇,有《豆花蜻蜓图》、《竹雀图》、《出水芙蓉图》等等,每张画差不多要画一个月左右,它磨细了我的神经,磨去了我的火气,它把一件让我赖以生存的工具放进我的手中,我只有欣喜和感激的份。



          ——这很有意思,看来坚持逃跑路线要比坚持进取路线更容易当一个艺术家。



          ——这仅仅适合于我。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3(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