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1-11-08 15:53:50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箴言(一)
小时候在蓟县,我常跟姥姥去城里的一个寺庙,叫独乐寺。寺里有泥塑的菩萨像,十八九米高,一直矗立到大殿顶上去。寺庙的墙上有一圈壁画。我经常看这些菩萨、壁画,回家就找些纸描画,还和泥捏自己的玩意。过年过节大人做花馍,我也照着捏小猫、小狗、小鸟。再大一点,上小学,写大字,有墨有砚了,我又着迷砚台上雕的花花草草,专找那没雕的素砚,拿铅笔刀刻,搞不清刻的什么,就那么刻了磨磨了刻。正式学美术之前我就那么瞎琢磨瞎玩,50年代初,捡了个雷管玩,炸了,左手没了。
这时候我知道自己好多事情不能做了,虽然是小孩,但也隐隐感到这个事情很重要。走在大街上,别人看了说,这孩子将来干什么啊,摆个摊弄个秤都不行呀,麻烦了。自己想想是挺麻烦的。一只手能写字,不行了当个作家,要不当个诗人,嘴巴没问题,要不当个歌唱家,要不当翻译,要不当个律师……
后来我上了东城区少年之家美术组,画画。什么都想了,就没想到能拿这个当职业。感谢金玉峰等很多师长,是他们的好心把我的爱好牵进了职业的圈子。
也就是说,我在学美术的全部过程中,一直是从兴趣爱好出发的,自己没有职业的考虑,什么都画什么都尝试。大学学画画,雕塑的热情不减,雕塑系的同学都是朋友,我经常上他们的教室看他们做东西,自己也弄点小玩艺。毕业我分到美术公司,更是常到雕塑工作室去逛。雕塑这个爱好从未放弃,只要有兴趣就做。对我来说无所谓手段、材料,有兴趣就行。事实上内在的东西都是相通的,相互间也是相辅相成。绘画是用平面的手段表现立体的空间,在平面塑造一个立体,是一个模拟的处理;雕塑则可以全方位的看到,看到正面可以想到后面,看到这半可以想到那半,有了做的那个感受,就能够推测到后面的形体结构和选择合适的转折方法,感受到形体的衔接穿插、微妙的扭动关系,这对绘画的形体理解非常有帮助。
实际上不管是雕塑还是其他各个画种,虽然每个人可能各有专攻,但各个手段、各个画种之间并没有界限。只要你当时有所感受,那么用哪种手法最适合表现它,就可以选取什么手段。艺术手段各有长处,各有所短。从艺术的发展来说,边界本身越来越模糊,各种材料、工具、手段都互相渗透,它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力地把你的思想表达清楚。艺术的感染力、表现力是第一位的,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对一切已有的、没有的,都要改良和创造。艺术家不能伦为手段的奴才、手艺的混子。
其实说到底,艺术是生命状态的外延,它将人对自然界的感受,在人生经历中的领悟等,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音乐、舞蹈、绘画、诗歌、书法等。通过这些不同艺术形式表达的结果就是所谓作品。其本质取决于人,不是那些总结了作品现象的美术史。美术史是对这些生命的总结、归纳,通过规范提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对新思想来说,它有启发的一面,同时也有束缚的一面,尤为重要的是别拿它来规范个人,更不用说拿自己的创作思想去追随美术史论。要注重自己的感觉,睁开眼睛,伸开双臂,确确实实的感受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人群,这个空间,尊重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
这些年,我随心所欲地画画,往往受到别人的质疑,他们告诫我不要这样画,保持一个类型把它做多、做好,这样理论研究好定位,画廊好宣传推广,容易形成一个品牌,也才有了前途……这就是商业社会的规则,工业社会的惯性思路。但是我扪心自问,在艺术上我作为人的天性就是喜新厌旧,我已经用过、创作过了的,我就不愿意再用了。面对一个事物,把我的感受画出来,那就是一个作品了,过一段时间,面对同样的位置,可能是光线、季节、天气的状况变了,于是心情也变了,感受跟着变了,色彩色调,甚至看着原本客观的姿态全发生了变化,跟上一次看到的绝然不同,有新的感觉了,就会选择最适合当时感受的手法,可能还在平面上画,也没准弄个雕塑,这些都有可能。但是这么一来,就违背了当下的商业游戏规则,别人就没法给你定位,学术界就不说你什么了,在这个圈子里头,就会觉得你不入流,画廊觉得也不好做了。真正做一些像人做的事就很难,就会和这个圈有点脱节。
商业市场我也做过,拿钱时挺高兴,但画的时候很痛苦,这劲儿很难拿,跟其他的苦恼不是一回事。有时候为了生活,你说有钱不拿?当然要拿,但是为了拿钱就那么画?实在没法那样画。
摇摆当中我还是尊重了自己的感知,不这样的话那就扭着劲了,画出的东西就真是一个模子刻的一样,实在违背良心,违背追求,也会觉得对不起真正喜欢我画的人——你明明是在复制,还弄得别人挺高兴,给你那么多钱,那不等于是骗人吗!这谈不上高尚,就是心里别扭,不愿受这个累。
20世纪80年代,在我40多岁的时候,看到国内不多的一些老师、前辈,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把艺术青春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十分感人。当然,每个人的创作都有高峰,有低谷,不可能总是往上,但是,艺术最可贵的生命状态,由这个生命鲜活地反应出来了。
我老琢磨这个事情,并选了年龄比较大的像伦勃朗和列宾等外国艺术家去研究,从作品去看作者的状态。
伦勃朗的绘画给我一个启示。从他开始学画,一直到他后来的一些创作,可以看到一个很清楚的脉络,即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展现出不同的生命状态,题材、手法一直在变化当中。他很自觉也很清楚怎么来适应自己新的生命变化的状态。列宾也在变化,但他就不如伦勃朗转换的那么主动、自觉。
看伦勃朗年轻时候画的肖像画,简直就跟他自己的生命状态一样。画中的两个翩翩少年,双目炯炯有神,感受力非常敏锐的样子,作者的能量也是全方位散发,不论是取舍把握还是细节刻画,没有丝毫的犹豫、迟疑、停滞,表达得非常饱满,非常充沛。四五十岁时,经过了生命锻炼,他对不同年龄人的生命状态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些对人生的理解,对自我坎坷经历的体悟,无不体现在他的画面上。不仅对形象的刻画,用笔、用色、光线的处理,以及对画面色调的整体把握,无不透出那个年龄段的人对整个艺术人生的体悟。
伦勃朗老年时候的肖像,已经和开始的画完全是两回事。他所展现的更概括,通过朦胧的观察方法表现具体的东西,每一个线条,每一个光的晕染和塑造,不再清晰化,更沧桑、浑厚,就像看到了一棵老树,经历了风雨沧桑,充满了时间的痕迹。他不是为了沧桑而沧桑,是他命系沧桑。他对生命的感悟与日俱增,这种浑厚让人看了以后就感觉像是个老树根搁在那儿,而青年时期就显得像个蓬勃的青萝卜。这说明艺术的生命力应该和人生的生命状态是一致的,不同年龄的人应该把当时最好的生命状态展现出来,人到八十岁时的书法与年轻时的书法定然不同,不用在年轻时哆嗦乱颤学老辣,书法的痕迹更易显露人的生命状态。
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市场也罢,评论也罢,社会接受也罢不接受也罢,那是别人的事。至于定位或者市场,那就交给市场和历史来解决。总之跟创作没关系,也不是作者的本分。
不迎合不等于不关注。
我关注时尚,包括新的服装设计,新的流行色彩,什么复古怀旧、中国风、西班牙风。时尚有它的节奏、变化,有预估,有引导。艺术创作是个人的事,但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你必然会关注这些。不是说把自己关一旮旯里,弄出来全是古董,既不是21世纪,也不是20世纪,说是18世纪又不像。其实是病态的。
我希望生活美好健康。我出身农民,至今我还是觉得最适合人生存的一个状态应该是农业社会,不要把人性异化,人活得应该像个人一样。
箴言(二)
艺术创作是有生命的,应该是和生命状态一致。
比如一棵树,春天开始发芽,接着长叶子,到温度适宜的时候,叶端冒出花骨朵,花苞打开了,再长就会慢慢结果,青果饱满成熟,之后凋落……年复一年。年年长年年大,年年不同。
艺术创造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展现的过程,展现本身就是结果。只是每个结果的滋味不同,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特征,但都脱离不了老老实实地生长,随其生命展现的不同状态而自然展现。它就符合它自然的规律,符合它生命的规律。80岁不用装年轻,老来张狂是狂在生命活力,而不是装疯卖傻。肌体衰落,但头脑应该强健有力。
人生苦短,我们能够享受能够掌控的,就是从生到死这么一个过程,把握这个过程就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在艺术创作上,人就应该像熊瞎子掰棒子一样,永远盯着你眼睛能看到的、能收获到的东西,及时把它收回来,别停下去欣赏收在胳肢窝的这个,应该扔掉,给下一个腾出地方。时间在发展,脚步不能停,不断看前面,不断去付出,不断有收获。在此过程中你可能会没有力量了,可能刚一伸手人就这么倒下去了,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愉快的过程。每个人能力有大小,你尽到能力了,就是尽到你人生的责任了,你也享受了人生真正的快乐,这样的人生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我不断地鼓励自己,追求这么一个境界,不要停下脚步,不要停下观望,也不要停下自己的创造,尽情享受创造带给我的快乐。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