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2-06-25 11:09:31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我最早认识紫禁城,并对这个古老的建筑产生兴趣,大概要追朔到1966年的冬天,当时是“文革”初期,全国红卫兵大串联。一个多月的艰苦行程,由南昌到了首都北京,在进京当晚,解放军用军车把我们送往接待站。路经天安门广场,在夜色朦胧中我第一次看到紫禁城。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当时心情异常兴奋激动。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并唱起《东方红》。整个汽车里的所有学生都是如此,而我心里有另一种特殊的感受,那就是紫禁城在夜幕下,恍若天国,距离我们实际的生活环境太远。我有一种“陌生”而“遥远”的感觉。紫禁城的神秘和梦境从此在我心底里扎下根,永远拂之不去。
1974年到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是让我走近紫禁城的天赐良缘,而1983年我家又搬到距离紫禁城咫尺之遥,站在家中阳台,眺望故宫一览无余。我上千次去那儿,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日积月累,“紫禁城”融入我的生活,影响着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迄今为止,已有三十年了。
现存的故宫,不仅是一座世界罕见的历史建筑群,而且囊括了极其丰厚的中国皇家文化。她将汉、蒙、满、藏,道家、佛家、儒家等中华文化精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它不是地方性,也不是局部的,它无疑是属于大传统,是上层的、主流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堂皇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紫禁城文化是中国最经典文化的宝藏。
对紫禁城内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只能隔着时空的重重帘幕,借助文献的记载和现存故宫里的一些图片和实物,尽可能地去体会当时人的时尚和心境。即使如此,我们也无法真正意义地身临其境,准确无误地表达紫禁城内历史的真实。艺术作品就其本质而言,它所表达的历史意味,只能是寻找历史发展的轨迹、人类文明的良知和尊严,发现自己民族的传统和渊源。至于历史事实上的绝对真实,应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事儿。
而我画紫禁城系列油画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呢?第一,紫禁城作为昔日皇宫,这里面发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虽然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这座沧桑而忧郁、古老而神秘的宫殿,依然在不断地向我们透漏着她的信息。每一次身处其中,我都会有诸多的联想:那些红色的宫墙、金黄的琉璃瓦,带给我丰富的灵感!对于写实油画创作来说,历史实物是创作的必备条件。而故宫现存的一切都为我的创作提供了最直接的资料和依据,如故宫的建筑群、陈列摆设、题匾、壁画、文字、服装和几十万张历史照片等,都保存完好。即使是在明朝灭亡、大清入主紫禁城及后来的“文革”动乱时期,紫禁城依然受到了良好的保护,成为众人景仰的神圣之地。所以说,我是非常幸运的。我的选择也是有理由的。第二,在西方一提到中国人,人们就会想到清朝人。自乾隆五十七年,马戛尔尼率英使访华,中国就开始了与西方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频繁交流。中国人的形象就被西方人定格在大清臣民这个时期,至今未改。这种形象其实蕴涵着贬义,这让我在与西方人的交往中常感不安。而我创作紫禁城最大的动力大概就是因为常常想到这些。有人说紫禁城是中国走向衰败的标志。其实不然,任何一个民族,兴衰都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规则。历史的发展规律同人之生老病死一样,再正常不过。我们不能因为一段历史的衰老而否认她的全部光辉!
纵览清朝296年历史,我常常会为之而震动,一个来自白山黑水之间既剽悍又弱小的民族。1583年努尔哈赤由13副甲起兵,经过64年三代人的浴血奋战,竟成为世界上疆域最辽阔、人口最多、物产最为富足的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主宰。在大清的历史中,无论政治、军事和经济对中国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低估的历史贡献。大清的十二朝帝王中,虽然也有如慈禧太后这样亡国之君。但在长达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出现过像努尔哈赤、多尔衮、康熙、乾隆以及后来的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康有为等等,这样的旷世之才。他们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捍卫着国家主权和尊严。这些我以为是我创作中常常感到冲动和不能不为之的理由。
二十多年的创作,至今已有近三百幅紫禁城系列作品问世。这些作品与其说我是不同于写实画派的“宫廷画派”,不如说是不同于现实主义的唯美主义。所谓唯美主义,起源于维多利亚时期。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脱离现实,完全为艺术而艺术的较为纯粹的艺术。唯美至善,唯美至真。而我则不同,我所追求的是历史题材中的唯美因素,自然有一定程度上的象征主义。我排斥实用主义,不希望自己的艺术与现实生活有直接的联系。我希望人们通过欣赏我的作品,去理解更广泛意义的现实与历史、唯美与象征、人性与自然。我注意自己艺术中的民族性、传统性。因为我们浩瀚的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极丰富的文化经典,她的美妙和这个民族的繁衍生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们想象的自由空间里,足以让我的艺术更有独特的魅力,这是我的自信和追求。
2008年3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