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帝王将相”

      作者:汲平2012-06-25 11:13:25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984年的夏日,一次偶然的冲动,我开始酝酿画一幅故宫的太和殿。那时我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看了哈默的藏画展,其中有一幅题为《莎乐美》的油画,是法国画家莫罗的作品。是这幅作品让我联想到故宫的太和殿。太和殿的建筑给我的总体印象除了堂皇、雄伟,更多的是神秘、森严、沉重,甚至有点腐朽。不知道是因为我不懂建筑设计的缘故,还是太和殿年久失修,或是太和殿500多年中所发生的种种阴霾。使我对太和殿的感受与莫罗的《莎乐美》中描绘的感觉是一致的。我开始绘制太和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随后就画了《宫门》和《奏折》。这二幅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先后用了近三年的时间,这一期间,我不断的探索一种绘画语言,同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就是绘制巨幅油画。因为清朝历史中各种宫廷礼仪和庆典都是宏大场面,无法不为之震动,我试图去做这件事。1994年我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后,从香港回北京的途中,开始筹划这项工程,如《登基》《大婚》等。回到北京,我把这项计划告诉我的合作伙伴——文少励先生。他大概不太赞成。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我被迫放弃这项工程。开始创作一些中小型作品。我将自己的作品分成四个系统,帝王、太子、宫妃和奴仆。这是紫禁城内主要的人群。



          四个群体,在宫廷起主导的当然是帝王。



          清朝268年统治期间,我个人以为:十二位帝王之中,康熙应该是最为突出的。他在位时间最长(61年),对大清王朝贡献最大,知识最渊博。这是我最想画的一位帝王。而努而哈赤、多尔衮这两位开国君王应该说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努而哈赤把一个偏僻弱小的民族,从13幅甲起兵,后来竟然与明朝叫板。在辽东一带成立了小政府与大明朝廷分庭抗衡。多尔衮的贡献是直取中原,将大清朝取代大明朝,改朝换代。而清朝最后的两个帝王光绪与溥仪,可谓最倒霉的二朝皇帝,因为他们的命运都被背后的皇太后所操纵。十二位帝王,我只画了前后几位,而中间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帝就来不及画了。虽然这几位帝王并无大的建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有一条是值得我们称颂的,那就是勤政、廉洁(乾隆皇帝除外),而道光帝在其中大概应算最为节俭的。我们无法去揣摩这些帝王为何如此节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身为帝王,节俭对于国家的所有官吏,不能不是一种楷模。一个好皇帝的标准大致是这样的:勤于政事,以治理国家为要务;节俭持家,后宫礼法有度;庄重威严,使人保持敬畏的感觉;不能有嗜好,以免上行下效。假如稍有过犯,哪怕是官闱私事,也会对整个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清朝的帝王们,他们创立的皇家文化是由一个满族文化中脱胎而出,入主中原之后,大量的吸收中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并将道、佛、儒等中华文化精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同时,清朝统治者把汉、蒙、满、藏四个大的民族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现存文物,清晰可辩的是清朝帝王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一群无能之辈,也不是一群不学无术的庸才。清朝所建立起来的皇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他们贡献是构成了我们今天的紫禁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6(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