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2-07-17 09:20:03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新时期以来作为外来艺术引进的油画艺术,在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领域的重要现象,因此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素质载体的油画艺术,在国家艺术发展战略格局中的未来发展,无疑成为我们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在个人创作以及在中国油画学会工作中接触到全国油画界的情况,对中国油画如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写实油画如何具有当代属性有一些思考。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谈谈我自己的认识。
正确处理油画市场和艺术导向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写实油画对欧洲油画传统的学习借鉴,使中国油画艺术的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使国力大增,随着艺术市场的兴起产生了国内的收藏群体,艺术品价格和作品流通呈现兴旺景象,大大促进了中国油画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不但壮大了艺术的队伍,也使油画艺术进入千家万户,形成良性循环的势态,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然而,由于中国艺术市场起步晚,与西方五六百年市场经验相比,显然不够成熟,无论对市场经营机构还是艺术家,均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因素,单纯经济观念和艺术上的短视,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如在写实油画方面产生了一些迎合低层次市场需要的琐碎雕琢、形象庸俗萎靡的人体作品,缺少作为中国人现实状态的精神品格。
近30年来艺术家们积极创新,勇于探索,扩大了艺术领域,他们不断探索对社会的感觉方式和表现方式的实验精神,使油画艺术产生了新的气息和重要的变化,题材内容和形式风格更为广泛,展现了更加多姿多彩的面貌。但由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时间较短,而起步之始又大都受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过多地步西方艺术流派与风格的后尘,片面迎合西方艺术标准,因此需要在中国民族精神取向和艺术创造态度方面积极加以引导,认真梳理研究。尤其是在2003年之后,油画在艺术市场上突然火爆起来,在画价的排行榜上,人为制造的天价的作品频频出现,在艺术界和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荡。据了解,这种状况的发端首先是国外资本介入并参与操作,在金钱引领的市场下,国内的画廊与拍卖公司联手进行资本运作,正如击鼓传花的游戏,最后还是由中国新兴的有产者买单。这是市场问题,但就艺术界本身来说,在金钱面前一些艺术家缺少独立思考而自动投入其中。自2006年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发端,这股风转由香港刮到大陆。事实上,这些作品除了一部分是在进行现代艺术探索外,其他的在艺术上比较粗糙,却在内容和意识形态方面迎合国外艺术思潮和政治需要,片面反映社会生活的阴暗面。这背后是外国一些基金会、艺术机构有计划、有目的地打入中国艺术界,用高价操控和引导,用经济力量来推广和收买符合他们意识形态的作品。正如《美术》杂志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某境外经纪人声言给他几十个亿,就可搞定中国当代艺术的导向”。
我们从798艺术区等画廊聚集区,可以了解到打入国内的画廊在运作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它的投机性,跟风把画家推向市场;另一个是捕猎性,根据外国的市场流行的风向标,在中国寻找枪手,物色和起用年轻画家包装推出。如一幅作品在五年以前几万块钱,现可炒到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可以到达上千万,而当操盘人获利后他去,或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又一落千丈,市场状况极为动荡。虽然在金钱的诱惑下谈不到艺术价值,但这样的市场泡沫足够使一些缺乏自制能力的年轻人跟着跑,刚入学不久就急于要创造一种符号进入市场,投机心理急剧膨胀;很多学校的教学无所适从,不少青年画家对今后发展方向极感困惑。鉴于以上情况,面对艺术市场这把双刃剑,为了促使中国油画艺术的良性发展,需要我们从国家文化战略角度认真重视和关注,切实寻找对策。
重视对油画艺术的特质即绘画性的研究
以往我参加过众多重要展览的评选工作,包括这次11届全国油画美展都发现在创作过程中画照片、抄照片或运用图片喷绘作为创作的底稿,成了应付创作的秘密武器。我们说在收集创作资料时,画家除速写外,照相机确实对创作提供许多有效帮助,但机器毕竟不能代替我们的思维。这里我想引用一下中央美院的孙韬副教授所记录的他与俄罗斯新锐艺术家安德烈·斯克拉连柯的一次谈话:
“在陪同俄国画家安德烈·斯克拉连柯参观中国美术馆一个大型现实主义画展时,我问他道:当年的老大哥如何看待今天我们绘画的发展,我们恐怕不再是小弟弟了吧?他静思后回答:想当年我们是平等的,你们用你们的眼光看世界,我们用我们的眼光看世界,只是技法上相互学习。但今天就不好说了,在这个展览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机器的视角和西方人喜欢的视角,而中国艺术家的视角呢?现实主义是要用心体会、用眼分析、用手表现的。当今写实绘画如果用机器代替眼和手,那人类不就成了机器的奴隶了么?至多称其为伪现实主义。听完这一席话我无言以对,沉默良久。看完展览竟也有同感,脸上不禁有些火辣辣的”。
我并不是说借鉴摄影图片的行为不可取,实际上几乎每个画家都在使用,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把写实油画的终极目标变成模仿照片,而丧失了艺术创造的主动性,那摄影完全可以替代绘画,更不用说现代的摄影技术已十分先进,甚至还在研究追求绘画感来改进摄影艺术效果。这里的关键之处是在摄影和绘画两种艺术中间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正如奶牛吃的是草,但挤出的是奶,而不是草。如没有这个过程而简单套用就会走入歧路,那么也就会印证一些外国评论家的预言:“架上绘画消亡了”,“绘画可以终止了”。特别是一些现今写实油画和当代艺术作品中,更可见到大量的使用图片或用图片喷绘加工,甚至用所谓的新观念凭空捏造,去取得所谓的震撼效应。由于缺乏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对绘画表现力的研究,只剩下空洞的概念,随着喧闹泡沫的破碎,最终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
前几年,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了“图像(复制)时代”,可能在西方是这样,但中国是不是非要步此后尘则要另说。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区分摄影和绘画这两种图像的不同含意。摄影的图像虽然摄影家可以选定视角和虚实转换,但照相机基本是以自然物体为对象,通过光学成像的原理所形成的机械图像,它貌似真实但却是被动的;而绘画形成的图像是艺术家通过心灵对物体的感受,眼、手、心的协同运作,经过概括、提炼等艺术处理过程而创作的艺术形象,体现造型艺术的感染力。外表看似这两种都是图像,具有真实的外貌,其实有着质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正如罗丹所说:“如果艺术家像照相所能做到的一样,只画出一些浮面的线条,如果他一模一样地记录出脸上的纹路,而并不和性格联系起来,那么他丝毫不配受人的赞美。艺术应该获得的肖似,是灵魂的肖似——只有这种肖似是唯一重要的。雕塑家或画家应当通过面貌去探索的,就是这种肖似。”(《罗丹艺术论》)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审美领域不断扩大,当今艺术领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等兴起,艺术领域不断扩大,新的艺术形式不断产生,但大都已不是绘画。就是在欧洲艺术界目前也在对今后艺术如何再继续发展的问题,产生困惑、彷徨和怀疑。另一方面中国强大的文化遗产,和欧洲优秀传统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和巨大创造力,可以展示更广阔的前景。那么,我们的绘画艺术应如何进一步发展?我认为,除了在创作内容中要贴近和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表现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外,绘画艺术的出路是必须要大力发挥其本身的功能——即绘画性的特长,用我们的眼睛和心智去观察社会,以我们眼、心、手的结合,集精神和技巧于一身,去作灵动的激情表达,产生多彩的艺术效果。这是任何别的艺术替代不了的,否则就会失去这门艺术存在的理由。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绘画不要去“制作”,而是发挥艺术家才情的书写性,要有用笔的意蕴。而如果一旦失去绘画表现性和特有的艺术魅力,也就失去了这门艺术的灵魂。忽视对绘画表现力的重视和研究,必然会导致艺术能力的倒退和消失。这本来是一个常识。今天,我们之所以强调和重视这个问题,自有其现实的必要性。例如,我们在当代艺术中看到大量复制西方图式的平面作品。现代艺术固然讲究平面构成、平面性,但从绘画艺术的角度看,讲究平面性不等于平涂,而是以色彩关系的压缩,达到简洁、整体的平面构成绘画效果。这里所说的平面性不是简单的平涂,否则造型关系的简单化就会丧失艺术表现力和塑造的丰厚性等等。所以只有意识到艺术发展的规律和油画艺术的特质,顺着时代发展的脉络,才能不断有新的创造,而产生永久的艺术魅力。
提高油画创作的文化品格和艺术水准
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使我们看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全国上下都有紧迫感,急切要改变贫穷与落后状况,于是下大力气抓经济,摸着石头过河;人们又把落后归结为知识缺失,于是如饥似渴学知识,学技能。我们油画界也掀起出国潮。现在回顾起来,在这股热潮中恰恰缺失了对提高人们文化精神的重视,出现了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然而缺乏文化素质的人群,简单地说就是有知识但缺文化。然而,有技能不等于有艺术,艺术若缺乏文化内蕴,到一定程度则会停滞不前,这已为一部分成名画家目前的停滞状况所证明。空有画画的技艺并不能成为艺术家,一定要从中华文化的高度来思考艺术问题,才会有对艺术走向的深切理解、对艺术思潮的鉴别能力,以及对艺术品格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常常说作品要有风格、有个性,在艺术样式如此多元化的时代,作品的风格和个性只是显示相互的不同,而决定作品的艺术价值,关键在于质量,在于水平的高下。有风格有个性不等同于有水平,况且风格也还有格调高下和雅俗之分,只有具备水平的高度才能开掘作品的深度,才能体现作者真正的艺术能力。一些年轻画家根据国外的风向标不断改变自己的面目,诚然,努力探索各种表现手法有其积极一面,但艺术探索不是变戏法,而需要深入研究和辛苦实践;要明白自己的特长与短处,要根据自身素质去扬长避短,去确立自己的方向,千万要防止赶时髦,追潮流。我们要明白,凡是走自己的路,它永远是先行者和创造者;凡是追风,赶时髦必定会丧失创造力,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
在文化的概念中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与平庸的区别。毕加索曾说过,“艺术不是发展,艺术是变化,是一个高峰随着一个高峰,它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变化,互相不能替代”。艺术不像科学,后来的发展可以淘汰以前的。事实也确是如此,毕加索不少充满现代意味的作品就是吸收非洲原始艺术的灵感产生的,我国艺术前辈刘海粟也有“古到极点,新到极点”的名言。所以,传统和现代、新与旧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那种简单把艺术划分为先进和落后的观念确实片面了一些。所以我认为,为了攀登艺术高峰,我们一定要在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水准上下功夫。
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大量通俗和流行的艺术品,有人说,“大众喜闻乐见的或大众喜欢的就是最好的”,但我们要明白,大众化的通俗与流行只是社会的平均线,是社会的平均线就不会是社会的高点。我们作为专业的艺术家,应比一般公众更深入地研究社会精神领域的各个层面,不应是简单的从众者。只有不断激发创造活力,保持探索和追求的后续力,才能成为整个社会的推进力。我们应清楚地认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不同作用,因此对于一般大众的趣味不应是简单地迎合,而是需要用高点来引领一般,以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为目的,实际上这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讲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这些年在艺术界我们也常常听到所谓的明星和权威的说法,廉价的“大师”封号满天飞。权威一般说来指的是因为艺术上确有突出成就和贡献而受人尊重,成为艺术的权威而得到的尊称;然而另一种“权威”则是由于某种工作关系和职位而来的社会影响,是由于经营单位和中介组织在利益驱动下,动用经济力量和媒体炒作造成一时的“名流”效应,形成所谓的“权威”和“明星”。我想这后一种随着时间的流失,终究会被历史所淘汰。
我国的先哲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意思是有着最高修养和道德的人要像水一样,惠及所有的人。我们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应该着眼于提高所有人的精神文化品质,自清、自律、自谦,使生命之水启迪所有人的良知。
最后,我要强调中国油画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既要避免成为西方艺术的翻版,又要防止旧的传统的重复,我们要着力寻找中国油画自己的特色和价值标准。当前我国油画艺术正在深入发展,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油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已为世界所关注。中国的油画艺术已成为国际艺术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像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影响一样,中国艺术的指向同时也会影响世界艺术的动向,所以我国的油画家在关注中外优秀艺术的同时应该具有自信的精神。我们做好中国油画应该做好的事,就是对国际艺坛的贡献。此外,人们现在讨论的领域已不单是抽象去研究写实、表现或超现实等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更多的指向绘画本身的艺术追求,如意境、意象、语境,提出对艺术境界和品格的重视,则为我们学术研究打开了另一扇思索的大门。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当今大时代是一个充满生气的时代,时代向我们提供了可贵的发展机遇。今天也是一个出大师的时代。中国的油画大师不仅应具备高超的技艺,而且要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中国文化精神。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中国油画艺术的明天正有赖于油画界同仁共同的努力,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接油画发展的新时代。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