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守道:丹青颂年华

      作者:汲平2013-04-24 15:00:01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初次与朱守道先生会面前,我用心给他画了一个素描。然而,等我见到他本人时,还是很出乎我的意料———他,南方人,竟然高高的个儿,一副书生气十足的模样。    大家知道,现在的书法家多,写书法家的文章就多,所以,面对朱守道先生,我竟一时不知从何处着笔。    写他的成就———书法作品入选1999联合国世界和平艺术展览;1998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全国首批“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1999年被中国文联等单位授予“1999中国百杰书法家”称号;1999、2003年分别在中国美术馆、荣宝斋举办书法展览获得成功……    写他的影响———书法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及全国多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选入翰园、黄河、西柏坡等全国50多家碑林;其作品被中央国家出访团作为礼品赠送外国政要和国际友人;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时代画报》、《中国书画报》、《书法》、《中华英才》等为他作了人物专访……    写他的履历———先后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员会工作,并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地书画院副院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展览部副主任、中国散文会会员、荣宝斋 不,我不想再去写这些了,我更关注作为书法家的朱守道及其书法风格。    朱守道,1955年出生于福建泉州。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他的书法幼承家学,以汉魏碑刻的雄健、古朴为本色,融合东晋、宋明时期儒雅洒脱、随意赋形的文人书风,探索自己的艺术风格……或许就像他自己所说,他与书法有种天生的默契和缘分,不管工作怎样忙,他也解不开与墨海的情结。特别是到了夜晚,灯下读帖、临池,通过墨迹与古人对话,偶有心契,便于灯下挥毫,直到夜阑人静。在诱惑如此之多的今天,坚持书写是件艰难的事情。而朱守道先生却在时间被纷繁的事务撕扯成碎片的时候,与书写亲近,这似乎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他有自己独特的视野,他对于书法艺术的审视,往往蕴涵着一个博大的空间。他在历史中,在名山大川中,在山河湖泊中探寻人的心迹,然后用书法去触摸、理解、升华。这种纵深的探寻,迸发出的震撼力绵长、深沉而久远……   朱守道的书法,充分表达着想要挣脱传统的心情,怀着一种与天地相通的气概。他思索着,怎样以自己的专长,把传统的风格与现代的意识结合起来,从而创新属于自己的形式。话语之间,流露出无限的勇气和激情。    他认为,书法绝不是单纯地写字,同时也是富有精神内涵和深厚浓烈的文化传统。为此,他始终保持一种质朴的艺术品德、纯真的艺术心灵、丰富的艺术想像,激情的艺术创意。看他的字,仿佛看到了那种辽阔苍劲的美。    朱守道的身份是双重的。他既是书法家,又是书法家协会的理事。他既要自己运笔不辍,潜心研究书法艺术,又要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去观察体会中国书法的走向和发展。近年来,他对书法艺术的研究也获得成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著《中国书法史话》,这本由胡绳撰写前言,程思远老人作序的新著,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同时,在继《朱守道书法作品集》出版之后,他的另一本新作《朱守道书法艺术》也正在筹备和编辑之中。    其实,朱守道先生还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书法家,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他的原因之一。他曾随同中国文联艺术团、中国书法家协会进行万里采风活动,深入农村、工矿、企业、军营以及建筑工地第一线,讲授书法艺术,指导当地文化站的艺术活动,不辞辛苦,不计名利,让许多与他相识过的人念念不忘……    “同驰千里马,更上一层楼。”朱守道先生援笔而就时,或许没有发现,镜头一直对准着他,在跟随着他,但这时,我相信,他的心中正流动着一股他所熟悉的、翰墨的香气,悄悄地释放幽香……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