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风行走的日子--访俄随想录

      作者:汲平2013-07-11 09:32:30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11)

          (2/11)

          (3/11)

          (4/11)

          (5/11)

          (6/11)

          (7/11)

          (8/11)

          (9/11)

          (10/11)

          (11/11)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共和国诞生时,我刚四岁,就我这个年龄也依旧经历了中苏友好的辉煌时代。由于太小,不懂得政治,但我知道“苏联老大哥”是我们的亲人,“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集体农庄、拖拉机、手风琴都是我们的向往,每当唱起莫斯科——北京总是亢奋激动,一提起列宁、斯大林更是心潮澎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们必修的课外读物,卓娅和舒拉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人们想往莫斯科,苏联成了中国人渴望的天堂。那些比我年长的大哥大姐们、叔叔阿姨们刻苦地学习俄语,如饥似渴地追寻着十月革命的理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苏联的认识逐渐加深,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历史、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体育、航天、军事等诸多方面的了解远远比俄罗斯人认识中国要多得多,大凡受过中级教育的人都知道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涅夫、普希金、果戈理、高尔基、赫尔岑、马雅可夫斯基、罗


        蒙诺索夫、克雷洛夫、莱蒙托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法捷耶夫,音乐家没有不知道柴可夫斯基,美术家谈起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弗鲁贝尔、克拉姆斯柯依,如数家珍。


           我从小爱看苏联电影,《夏伯阳》、《列宁在十月》、《第四十一》、《一个人的遭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复活》、《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雁南飞》、《静静的顿河》等等都叫我难以忘怀。坦率地讲,许多片子并未看懂,可仍十分痴迷。文化大革命我被划入“黑五类”子女,而这样的“政治待遇”却使我因祸得福,我和几个“麻五类”文学爱好者经常偷偷地在防空洞读“黄色书籍炒”,先后读完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上尉的女儿》、《死魂灵》、《猎人笔记》、《白痴》、《当代英雄》、《毁灭》、《静静的顿河》、《苦难的历程》等数十部中长篇小说、诗歌,还抄录了十多本“文摘”。不知为什么,那段日子总会想起俄罗斯的白桦林,想起贝尔加湖的冬天,总爱悄悄低低地哼《伏尔加河纤夫曲》和《三套车》……尽管文化革命的烈火已经触及到了灵魂,可灵魂深处还有着一片醉人的俄罗斯冬日。


           在我的读书笔记中抄着柴可夫斯基对冬与春的眷恋,他写到:“我爱俄罗斯漫长、持久的冬季。盼了又盼,直到斋期到来,随之而来的是春天的象征。突然来到的,透现出无穷活力的俄国的春天又是那么令人心醉!我多么喜爱融化了的雪水沿着街道涌淌,空气中令人感受到某种生机蓬勃的气息!你将以何等样爱重的心情去迎接大地的初绿!你多高兴地看到白嘴鸦飞来,随在它们后面的是云雀和其他的海外夏季来客!”也正如他描述的那样:“美好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雪像无数金钢钻般闪耀着光芒,它在逐渐融化。从我住房的窗口可以视野开阔地眺望远方:多么美好、自在,在一望无际的大地上畅快自如地呼吸吧!”大概也正是这些美好的憧憬帮助我度过了那些浑浑噩噩的日子。那挖地三尺的政治运动最终没有能摧毁民族的文化信念,神州大地又是一片新绿,只是我们与苏联“老大哥”的兄弟情结却又进入了冬季。我弄不清为什么,也许绝大多数中国人也弄不明白,意识形态这东西太深奥,也许没有多少人能整明白。苏联,渐渐离我们很远、很远……


           1985年,也是一个冬天,为了一个援建项目到匈牙利工作,归来途中要在莫斯科作短暂停留,这是意外的收获,像摸奖中了头彩,就在这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我访问了莫斯科。


           当时的莫斯科正处于十分困难的年代,经济状况极差,食物匮乏,大多数俄国人的情绪低落。尽管如此,莫斯科仍留给我许多美好的印象,好些苏联朋友对中国人所表现出的热情与友好使人至今也难以忘怀。为了瞻仰革命导师列宁的遗容,我与苏联同胞一道在风雪中排了三个小时的长队,我参观了克里姆林宫,在红场上徘徊,并在无名英雄纪念碑上献了花,望着童话般的报喜大教堂竟有说不出的迷茫。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雨中登列宁山看夜景,看莫斯科的万家灯火:“雨中,灯火显得格外明亮,这些灯的周围都罩着彩色的光环,而有的却迷迷离离有一种销魂的力量。望着那一片繁星点点的世界,心中轻轻地哼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竞显得有一种依恋的忧伤……”这是我当时的深切感受,回国后我写了好几篇随感,并收入了我的游记《蓝色的情结》,当年拍的照片至今还挂在我的卧室。然而苏联太大了,俄罗斯太辽阔了,匆匆一瞥我像什么也没有看清,什么也没有看明白,往昔那么多的向往,那么多的思念竟无法倾述,空留下无数遗憾……


           后来苏联解体,再后来中苏关系又慢慢解冻,一时间涌起的“东欧热”把无数淘金者卷向了俄罗斯,一大批“倒爷”发了财,成了共和国的新贵。国门洞开,在“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上演之后不久,却又热播起了“魂断莫斯科”,真是风云变幻,


        事事难测。


           两年前,我去过解体后的哈萨克斯坦,在那里已经感受不到多少苏联的影子,但却体验了一些民间贸易的尴尬,一句话,中国的一些人,趁邻居困难的日子,用伪劣商品坑害别人,“同志加兄弟”的友谊变成了欺骗的幌子,这可耻的行径让人既气愤又羞愧。没有文化可以学,可没有了良知,我们咋能作“中国人”!……


           今秋八月,“中俄美术家交流团”启程赴俄罗斯访问,这是一个庞大的交流团,成员达五十余人。这项活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旅游联谊中心协办,团员中除了中国美协的高层领导、《美术》杂志、《美术界》杂志、《中国民族》杂志社、《东方美术》杂志、《美术之旅》杂志、《人民日报》文艺部、市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民族报》的主要编创人员及各省、自治州美协、画院、艺术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艺术家参与了此次活动。艺术家中绝大部分在六十岁上下,年长的已近八十岁。他们大多熟悉前苏联、熟悉俄罗斯,他们之中又大多是受俄罗斯美术教育和影响的一代,有的早年曾访问过莫斯科,因而这次交流又成了“回忆之旅”、“怀旧之旅”,大家兴奋无比,从出发开始,大家便尽力回忆先前学习过的俄语,四处是“哈拉绍”(好)、“玛达姆”(妇女)、“斯巴希巴"(谢谢)的笑语,在旅游车上,无论谁唱起了《小路》或是《卡秋莎》紧接着便会衍变一场俄罗斯歌曲大联唱的音乐会,这情景使我想起袁鹰在《那个城》中写的一段话:“50年代,我曾热烈地用笔讴歌十月革命的光辉业绩,赞颂‘牢不可破’的伟大友谊,欢呼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60年代,我也曾愤慨地写过斥责‘现代’修正主义的抨击‘两霸’的文章。这种种情绪的是非曲直,如今三言两语也说不清。”然而“种种感受,种种印象,种种记忆,在我心头组成了一幅贯串几十年岁月、几十年阳光和风雨的漫长画卷,踏上苏联土地的第一步以前,我对它已经熟悉和亲昵,而这一步,也已企望和期待了几十年。这种心态,是我去到亚洲、欧洲、非洲、澳洲任何一个国家访问和旅行时所未曾有过的。是的,除了苏联以外,没有第二个外国曾经那么牢牢地绾系住我的心。我想,此时身边艺术家们的心情大多也会和他一样。


           短短十二天,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到被称为周边金三环的谢尔盖耶夫教堂城,弗拉基米尔古城、苏兹达里古镇的交流访问圆了一代人的“俄罗斯”之梦,我试图重新用文字整理这些短暂而强烈的印象,可力不从心,缤纷的思绪难以梳理,于是按所经由的路线发些零乱的感慨,即便杂乱,也算是一种倾述。


        莫斯科——八百年风雨铸就的古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变得小了许多,可当你在莫斯科停留后,你会觉得俄罗斯依然很大,仅仅一个莫斯科市他所包容的内容便无愧为人类历史的精典,他的不可替代性,他独特的人文景观,传奇的历史色彩以及充满夸张意味的民族性无一不引起世界的关注。坦率地讲,莫斯科作为世界大都会在旅游服务、社会治安上还存在太多的不足,可这一切依旧没有动摇世界观光客的信心,全球不同肤色的人依旧鱼贯而入,他们用好奇的目光在审视这个红色的超级大国,而中国人却是用十分复杂的情感在搜寻历史。


           到莫斯科后的第一首选是去红场,去这个占地9.1万平方米的广场看看,因为这里曾是世界革命的心脏,在这个广场的西面是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及三座高塔,南面是俄罗斯的代表性建筑——瓦西里教堂,北面是一座红砖银顶的历史博物馆,东面是莫斯科最大的商场——“古姆”百货商场。广场上有革命先驱列宁的墓,至今依然有众多的游客排着长队在等待着参观列宁的遗容。红场,与我们想象的规模相去甚远,比起天安门广场来说它更显得小,显得缺乏气势,然而就是这个依旧用墙堆砌的广场却有着非凡的吸引力,大凡到过红场的人都会站在不同的方位去凝视这些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特殊气象,革命的、宗教的、历史的、现代与古典交汇的因素都在这里汇聚碰撞,最后又溶合成为一种超凡脱俗的传奇。


           在俄语中,红场意为“美丽的广场”,八百年风雨过后这里依旧美丽。红场也无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可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直到1990年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克里姆林宫”一词的原意就是“城堡”。如今的克里姆林宫已是世界闻名的建筑群,在克里姆林宫里,保存了俄罗斯最优秀的古典建筑,像伊凡大帝钟楼、多棱宫、克里姆林宫大会堂、兵器博物馆、圣母升天大教堂、圣母领报大教堂、天使长大教堂、十二使徒教堂等,享有“世界第八奇迹”


        的美誉。克里姆林宫东墙的政府大厦内有列宁的办公室。而在伊万诺夫广场的右侧,有一部分游人不能进入的地区,那是俄罗斯的神经中枢,哪一幢楼升起了俄罗斯国旗就说明是普京当天办公的地方。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从观光的人群看,似乎也没有多少人会去注意这个特殊的细节。而不少中国人却更关心斯巴斯克塔楼上的红星,这在当时是革命的火种。十月革命20周年时这些五角星都安装了红色宝石,每一红星的重量都在一吨以上,阳光下金光璀璨,晚上则红光四射,美丽无比。塔上还安装了巨大的自鸣钟,据说它的短针就有30多公斤,每一刻钟敲打一次,远近可闻。尽管十月革命已成历史,尽管许多艺术家越来越淡漠政治,可大家还是在红星下留影,仿佛在回忆一个美丽的童话。


           莫斯科城像一个辐射形的大蜘蛛网,以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为中心,一环套一环的向四周辐射伸展,紧紧连接着4000条街道,在这4000条街道中,包含着1000多座古建筑、教堂、纪念馆、博物馆和著名建筑。像马克思博物馆、黑格尔博物馆、托尔斯泰博物馆、普希金博物馆、奥林匹克光荣博物馆、地铁博物馆、长寿博物馆等都是人们常去的地方。此外有5000个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和近600家电影院和剧院。


           对艺术家来说,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普希金艺术博物馆为必看的精典,同行的艺术家们大都陶醉在这次精神大餐的巡礼之中,可惜时间太短,太有限,让大家又留下许多遗憾。像普希金美术博物馆,馆藏有上自古巴比伦王国的文化遗物,下至现代的绘画、雕刻和工艺品应有尽有,藏品总数达60万件以上,绘画三千件,版画25万张,古币、徽章十万件以上,工艺品和雕刻几千件。古代艺术品尤以古希腊、罗马和古巴比伦、埃及的居多。该馆另一大特色是以印象派为主的现代绘画作品十分丰富,占据了全馆三十四个展厅中的十四间。这里不仅有西班牙的苏巴朗、毕加索和荷南鲁本斯等印象大师的作品,也可欣赏到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雷诺阿、莫奈皮沙罗、德加、高更和荷兰凡·高等人的真迹。该馆还是俄惟一收藏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太布尔和法国莫奈,郁特里罗等作品的博物馆。看过展览,不少人又兴冲冲地购买了许多画册和纪念品,才算是有了多一点的满足。然而要看的实在太多,像特列季亚科夫新馆,陈列了众多当代和现代意味的大量作品,可匆忙的两个小时又要赶去拍彼得大帝塑像,又要收集周边的雕塑,还要参观河岸边的露天画廊,哪里来得及。有些朋友还想买点油画作品带回内地,可一问价格,又放奔先前采购计划,加之每幅作品还要拍照,制作出境档案、报关等繁杂的手续,几乎没有一个人再去购画,再说,适合购买条件的作品真是太少太少。


           然而,这算不得是美中不足,在莫斯科令人喜悦的事多多,首先那蓝得醉人的天,晶莹无比的云彩,随处可见的鲜花,大面积的绿树和多姿多彩的建筑构成了无数靓丽的风景,特别是莫斯科汇集了俄罗斯众多的美女,使世界各国的游客大饱了眼福,美术家更成了名符其实的“好色之徒”,同行的人每天都津津乐道地互换资料,用数码像机上拍到的“绝色”互比高下,奇怪的是莫斯科竟有那么多佳丽,谈了几十年的“美女如云”,仿佛到这里才找到了源头。听导游讲,俄罗斯男女比例为1:27,女人大大多于男人,这兴许是战争留下的祸根,可对男人来说,这无疑又因祸得福。俄罗斯单亲家庭不少,大多是妇女与孩子一同过日子,越来越多的女人不愿结婚,还有大批的姑娘又远嫁海外,也有中国人在这里包养情人……我茫然,似乎从那双双美丽的大眼睛中看到了无法述说的忧郁与无奈。坦率地讲,我也看过俄罗斯艳舞,可我除了看到美丽的身段外,面对木然与苍白的面孔大脑只有一片空白……


           除了参观美术馆、教堂,我们很少有自由活动,一是不会俄语,二是有碍于治安条件,但在参观过程中仍有机会对莫斯科有所了解。不难看出,俄罗斯的经济渐渐开始好转,但这种“转型”期还会很漫长的,出现这种局面,同样是体制问题。像旅游业,俄罗斯的资源无比丰富,可服务质量太差,甚至可以说不太懂得经营,一切都依照传统模式按部就班。在商店里购物,顾客不像上帝,反倒要笑着脸求对方赐予。我亲眼见到一位欧洲游客,清晨向服务生高喊“古么灵!”可对方竟不对应,且表情木然,当然不是听不懂,是没有这种习惯?还是流露出沙俄时代的傲慢?不得而知。


           在莫斯科现在倒底有多少中国人?没有人说得清,有人说几十万,也有人说上百万,但有一点几乎是统一的,就是在莫斯科的中国贸易城,每天有1500万一1800万美元的销售额,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尽管这里经常被查封,甚至有高达上亿万的货物被没收或是销毁,但依旧保持着强劲的上升趋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近年来,我国轻工业的发展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在欧美发达国家也形成了强劲的竞争势头,中国产品以质优价廉的实力开始林立于全球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可在俄国人心中,仍对“中国货”顾虑重重,正如俗话所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几年前,一些丑陋的中国人为强取暴利,极大地伤害了俄罗斯人的情感,造成至今也难以挽回的社会影响。兰英年在《重访海参威》一文中沿引过当地代理市长的一番话,这位市长坦率地表示:“我号召人们不要到福金街去买中国货。特别是旅游鞋和皮夹克,都是伪劣产品,我自己决不穿中国服装。中国把什么破烂都倒到海参威来了,这是利用我们目前的困难发昧心财。人们都想穿得时髦一些,这可以理解。自己生产不出来,只好买别人生产的。”他还说:“中国摊贩钻我们困难的空子,这样生意能做得长吗?长此以往,中国将要失掉我们远东市场。”听了这番话,心里真不是滋味,甚至在想这些人是不是中国人?这些人如此败坏国家的声誉,败坏民族的形象真该受到重重处罚!当然这只是书生之见,俄罗斯人都奈何不得,我们又能如何?更有甚者,以“老毛子”抢货,警察吃黑钱,小偷、黑社会坑人为理由,说这是报复的惟一出路。可我不明白,除了以牙还牙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再说,是我们先跑去坑人,还有什么可以强词夺理的?好在,这一切已经渐渐淡化,中俄贸易已出现新的曙光。


           除了作生意的,到俄罗斯观光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在著名的美术馆、博物馆、大教堂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在歌剧院、在音乐厅,甚至在大马戏团都能看到中国人在为演出热烈鼓掌,凡是有出售中文版图书、旅游册的摊点、销售的速度也远远高于了其它语种。各大旅游品销售商店,中国人购买的欲望也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不难看出,中国人始终对俄罗斯充满了兴趣并抱有好感。尽管俄罗斯还没有作好大量接待中国游客的准备,甚至还无法让中国人享受到欧美客人同等的热情,也依旧无法减弱这种强势的旅游之风,可以预见,不出三年,市场机制的完善必将带给中国人更大的服务空间,这不是政治倾向、传统习惯或是其它心理因素所能改变的现实,既然窗户已经打开,阳光必然会照射进来!

           列宁革勒与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文化之都,同时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工业、科学、交通重镇之一。圣彼得堡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面占全市总面积的10%以上,有86条河流穿城而过,纵模交错,造就了一百多个岛,300多座桥梁相连的奇特景观,被誉为“北方的威尼斯”。


           圣彼得堡又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名城,至今已有300年历史,望着这座美丽的城市很难让人想到这是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荒凉的三角洲沼泽地创建的奇迹。


           这座城市,同时又是俄国革命的摇篮。1825年这里爆发了十二月党人起义。1905—1907年第一次俄国革命,1917年2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首先在这里爆发。1917年8月7日炮轰冬宫,揭开了十月革命的序幕,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继后这座城市被改为列宁革勒。对这段历史,大多数中国人都了解,可不明白为什么革命在这里只划了一个短暂的句号,几十年的奋斗又成为了一场闹剧,列宁革勒又改回了先前的圣比得堡。我想在老一辈的俄罗斯人心中,仍会有许多人怀念那段革命的历史,可年青人却又崇拜起彼得大帝。廿年前青年人结婚,或是有重大的庆祝活动,人们总要到无名英雄纪念碑前献花,表示出一种崇敬与缅怀,可现在,新婚都在青铜骑士下举杯祝福、留影,叫人有一种说不出的茫然。


           住的饭店门前,便是涅瓦河,那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的阿英乐尔号巡洋舰便静静地停泊在河面,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我总从它身边经过,只是它不再辉煌,不再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即便是中国人,也没有多少人产生登上船去回忆当年的念头,大家只是隔河相望,仅此而已。像我这样傻呼呼地清晨六点便在河岸凝视遐想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先前它曾经是革命的代名词,可如今却更像一件雕塑作品,特别在蓝天、彩虹的映照下更显露出一种粉饰过后的沧桑之美。


           在圣彼得堡呆了三天,这三天的天气绝妙的好,每天阳光灿烂,白云悠悠,处处草木葱茂,鲜花怒放,沿着大大小小的河岸,沿着无数美丽的桥梁去寻景访胜,真有说不出的快乐与兴奋。


           要看的太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最受旅游者欢迎的城市中,圣彼得堡名列第八位。像冬宫,许多人只知道这是沙皇的皇宫,可并不知道这是一座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冬宫中的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俄罗斯最大的博物馆,它与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并称世界三大博物馆。要想仔细欣赏这里的藏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里保存着250多万件展品,要参观全部展厅,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够,据一份资料介绍:如果要看完冬宫的所有房间,需要走22公里,如果每一件东西看1分钟,以每天看8个小时计算,看完藏品大约需要15年的时间。我们自然也只能飞马观花,对展厅所分的五个部:原始文化史部,东方文化与艺术部、古代世界部、西欧艺术部、俄罗斯文化史部,我们都只有选一小部分过过瘾。在这里,我找到了中国展厅,看到了中国的古陶瓷、家俱和绘画,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的作品也陈列其中。在西欧艺术部,有克罗德·洛伦、夏尔丹、大卫、拉斐尔、莫奈、雷诺阿、伦勃朗、罗丹、塞尚、高更、马蒂斯、毕加索等一大批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大师们的杰作。时间太短,我不敢在室内多停留,因为冬宫的外观,广场其周边建筑还有太多如画的东西,不拍些照片留念实在可惜,我真无法辜负那么蓝的天,那么瑰丽的建筑!


           圣彼得堡芬兰湾的南岸森林中,享有“俄罗斯凡尔赛”之誉的彼得夏宫也是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胜景,这座占地800公顷,包括大宫殿、下花园、玛尔丽宫、奇珍阁、亚历山大花园及茅舍宫等众多绝色的建筑,特别是大宫殿更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非凡,仅宫殿门前的喷泉群便由37座造型和神态各异的金色雕像,29座浅浮雕,150个较小的雕像及64个喷泉和两座梯形瀑布组成,“光怪陆离、形影交错,阴晴间出、蔚为壮观。除了大宫殿,下花园还有150个喷泉,2000多个喷柱。这恐怕是我一生旅游中见到喷泉最多的地方。走在这古树参天、鲜花盛开的皇家园林,站在芬兰海湾遥望波罗的海,我不禁一次又一次地轻轻呼喊:太美了,这真是人间难得的美景!据说在海的另一边,便是波兰,那里也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地方,每年夏季总有成千上万的各国游客去那里度假……


           普希金城在圣彼得堡南郊,这座小城是普希金少年时代生活学习过的地方,在这里我除了看到一座普希金雕塑像,没有参观到更多关于普希金的遗迹。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皇村的叶卡婕琳娜公园更比诗人的名气更大,这里有女皇卡婕琳娜二世的皇宫,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琥珀屋”。皇宫及琥珀屋依旧是金碧辉煌,建筑同样堪称世界级的精典,可不知为什么,我却再也耐不住性子去欣赏这无比豪华、天下无双的奇珍,我反倒更乐意到园林中走走,特别是行走在鹅卵石的路面,听花丛中婉转的鸟鸣,看阳光透过森林洒下明快而跳跃的光斑,那心情实在是难以言表。偶尔从远处传来阵阵轻音乐,那么悠远,那么轻松,又那么和谐,难怪这里被称为是幽清、肃静的世外桃源。


           如果要想仔细领略圣彼得堡的风情,我想至少得呆一周以上的时间,三天来我们几乎马不停蹄的狂奔,结果除了上述景点外,只看了伊萨基耶夫大教堂外观,彼得保罗要塞,青铜骑士雕像,到华西里耶夫斯基岛及沿着涅瓦河的一段作飞速浏览。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一年有200多天是阴或雨天,阳光明艳的日子只有一个来月,我们正赶上了最好的时光,天天风和日丽,处处景色宜人。而每天又都像是大喜日子,在彼得大帝铜像下,在涅瓦河的海神雕塑前,随时都可以看到结婚的喜庆场面,四周停放着花车,拍婚纱照,喝香槟,放飞鸽子成了近年来最时新的节目。俄罗斯的姑娘实在漂亮,配上英俊的小伙让人真是羡慕之极,俄罗斯人不光结婚喜庆,按传统的习俗成了夫妻后也还有廿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其中结婚那一天称为“绿婚”,一周年称为“花布婚",五周年称为“木婚”,要赠木制品。六年半的时候叫“锌婚”,要像锌制品给婚姻“开光”,送锌制品。七周年是铜婚,互换铜币。八周年叫“白铁婚”,送闪光的白铁炊具。十周年叫“玫瑰日”。往后廿五周年银婚、五十年为金婚,六十年“石婚”,七十五周年叫“王冠婚”。细想起来,颇有趣味。只是如今的人对婚姻的观念大有不同,能够给婚姻“开光”已属不易,能过上“玫瑰日”的也算得上有情人了。尽管这里单亲家庭众多,可看不出太多的不稳定因素,这也是十分难得。


           作为美术家代表团,除了观光采风,艺术交流仍是重头戏,因而我们对列宾美术学院的访问便显得格外注目,院方十分热情,尽其所能为我们组织了参观、交流、座谈,并安排了系主任和分管教育的领导陪同访问。这所闻名世界的艺术学院教育肯定为一流,但就其环境、教室、设施与我们同类大学相比都相距甚远。我们的学院设施完善、环境一流,校舍恐怕也称得上是现代,但似乎又不太像艺术学院,太现代、太苍白了,而列宾美术学院那些充满沧桑和历史沉淀的老门旧窗,却处处激发人的冲动与灵感,特别是那令人无限感叹的陈列室,那一件件与世无双的精典名作,更让人不自主地顶礼膜拜……不知为什么,从踏进学院到离开学院这短短的半天,我心潮起伏,潮动的思绪久久难平。


           我突然又想起俄罗斯的“知识节”,在莫斯科,每五人就有一个人受过高等教育。俄的文化教育水平早已名列世界前茅,可为了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他们又把每年的九月一日定为法定的“知识节”,足见对教育的重视与关爱。


           有条件我真想去北郊寻访艺术家的城堡——列宾小屋,看看艺术家的故居,文学记载中,“房子四周是一片密林,有飘浮着落叶的池塘,有富有诗意的小桥,还有色彩艳丽的舞台和登高望远的塔楼。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华丽的俄罗斯巴洛克风格。”在附近还有艺术家的墓地,那里长满了野花和野草,四周是参天大树,“林中静谧无声,静得几乎只听见自己的心跳”。每年这里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造访,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这位世界级的艺术家致敬。


           圣母公墓,是几个世纪以来杰出人物的长眠之地,也是塑像之林,俄罗斯雕塑家们在这里展现出了他们高超的技术技巧,为人们留下无数珍贵的记忆。由于不懂俄文,我们只有紧跟导游毫无选择地去认识这些精灵。我们参观了契诃夫、阿·托尔斯泰、奥斯特洛夫斯基、卓娅和舒拉以及有争议的政治人物赫鲁晓夫,斯大林年轻美丽妻子的墓地及雕像,通过这塑像之群,我们看到了俄罗斯人对历史的尊重,对科学与文化的尊重,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尊重。而留给我们的,也许不止是一种怀念和反思。


           在圣彼得堡,在莫斯科以及俄罗  斯的大小城市,还看到数不清的雕塑,  无论是作家、诗人、演员、政治家、  艺术家、历史人物,乃至平凡人都有  可能成为雕塑的主体,这些无声的形  象是俄罗斯灵魂与精神上的丰碑,是  文化传承的载体,这不是“现代化”所能代替的文明,当然这也是俄罗斯  引以自豪和骄傲的理由!


           在冬宫的皇家小剧场,我们欣赏了一场精彩的芭蕾舞表演,这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天鹅湖》。据悉每到旅游的黄金季节还会上演《睡美人》与《胡桃夹子》,我们真算得上是有眼福了。演出不算绝顶精彩,但却是原汁原味,别有一番情致。


           圣彼得堡的确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文化艺术之都,同样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离开了也永远不能忘怀的城市,也许,有一天我还会再来,沿着涅瓦河我还想去看看果戈理笔下令人消魂的《涅瓦尔大街》……


           金环古城——谢尔盖耶夫镇


           谢尔盖耶夫是莫斯科的卫星城之一。古镇最初是由“谢尔盖三一修道院”逐年发展才形成了今天的格局,距莫斯科仅71公里。


           这个镇和三一修道院是我们所见到过的最具规模和最漂亮的宗教建筑群,修道院建在一个坡地上,院前有开阔的空地,在绿树、鲜花、蓝天自云的衬托下显露出庄严、肃穆与平和的气氛,来这里观光的人特别多,加之众多信徒的频繁往来,使这座小城终日充满了节日气氛。


           “三一修道院”在俄罗斯东正教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俄罗斯驰名世界的宗教圣地,也是俄罗斯地位最高的修道院,全国最重要的精神和文化中心。”从上面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这次寻访不同寻常。然而真正打动我的,还是三圣大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沙皇宫等造型各异的建筑群,特别是这些建筑上绘制的精美壁画和水彩画,闻名遐迩。教堂内还保存有12—19世纪的工艺品,18世纪的俄罗斯绘画以及众多的民间艺术品,其中尤以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三圣图》和吉奥尼亚所绘的《圣像图》尤为著名。


           院中有一个圣水坛,参观朝拜的人都要喝上几口,甚至还有不少人用瓶子盛着圣水带回给家人饮用,祈福去灾。出于好奇,我在这里买了一盒祈祷的音乐带和一册介绍大主教活动的画册,这是我看到的最华丽与最堂皇的宗教活动,大主教气宇轩昂,活动场面更是隆重神圣,仅大主教每次出巡和主持宗教活动的服饰就完全不亚于精典艺术品的展示,让人大开眼界。我不信教,但对佛教、道教、基督教乃至印度教、伊斯兰教等都充满了兴趣,也许这种兴趣并不是教义的本身,而是不同宗教所创造出的文化艺术结晶,正是这些充满了智慧的宗教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走遍世界采风,除了看自然风光外,一涉及到人文景观谁也离不开教堂、庙宇这便是最好的例证,所以我常常认为宗教也是艺术的保护神。


           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过去我对东正教一无所知,如今我才弄明白,原来东正教(即正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十六世纪末期莫斯科大主教脱离君士坦丁保后,在俄国逐渐形成使用古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并被沙皇俄国定为国教。东正教主张主教以外的一般神职人员可以婚娶,教义信条在细节上同天主教略有分歧。当然,这只是一些肤浅的认识,但这一点对我来说已经够了,因为我更看重的,还是因宗教而引发和保存的艺术。


           离小镇不远,有著名的阿勃拉姆采沃庄园,庄园坐落在沃利河畔秀丽的森林中,是19世纪俄罗斯艺术活动的中心,由于自然景色得天独厚,民风淳朴和谐,“果戈里、屠格涅夫常来此与阿克萨科夫一同消度假日,画家列宾和音乐家夏里亚宾等在这里组织了美术创作小组,并创立了小型歌剧院”。可惜,我们没有机会去探访这处散发着历史文化气息的圣地。没有想到,俄罗斯一个小村庄竟保留了那么多的奇迹,实在让人神往不已。

           俄罗斯的发祥地弗拉基米尔


           弗拉基米尔曾是中古时代俄罗斯著名城市之一,并被人们看成是俄罗斯的发祥地,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座城市建于1164年,有7000米长的城墙和土垒。原有4座城门,现仅存“黄金之门”。到达该城已是黄昏,匆忙中参观了圣三一教堂,所谓参观,也只是围着教堂走了一圈,拍几张照片而已。


           这里最著名的教堂是圣母安息教堂,这是一座五回廊加圆顶式建筑,白色石灰岩作建筑材料,显得庄严肃穆、大方,是俄罗斯很有代表性的教堂。教堂内有15世纪初俄罗斯著名肖像画家安德烈·鲁勃廖夫的作品《最后的审判》。


           还有一座被誉为“俄罗斯建筑中的天鹅”的波克罗夫大教堂,建于1165年。此外,克尼金尼女修道院,德米特里耶夫大教堂,圣诞节男修道院等宗教建筑也是游人不肯错过的观光场所。在这座安静的小城有两所大学,有6家电视公司,有大量的报纸在这里出版,足见其对社会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发行的旅游观光手册已经有了“中文版”,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要是没有这些文字,我们真比瞎子摸象还要可怜。看得出这是俄罗斯“汉语专家”的杰作,因为特有的“语法”读起来很拗口,不过己十分不易了,对此,我们心存感激。


           从画册上不难看出,这里的秋天和冬天非常美丽,秋日的白桦林更是令人心醉。张守仁先生有一篇文章,叫《俄罗斯的白桦林》,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株白桦树,就是一首小诗。白桦树是俄罗斯人爱的载体。难怪有那么多的画家、作家诗人在自己的作品里带着深厚的感情描绘它、歌唱它。我们熟悉叶甫列姆·兹维尔科夫的油画《金秋》,读过布宾诺夫长篇小说《白桦》,记得诗人谢尔盖·瓦西科耶夫的诗篇《白桦树》,都在描写白桦林呢。白桦,在这里成了祖国和故乡的象征。”至于冬天,这里更是无比美妙,银色世界所呈现出多姿多彩是白色元素中最丰富的未知世界!


           如果有机会再去弗拉基米尔,我会选择深秋或是冬季,去感受和体验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梦幻之旅。


           苏兹达利,上帝守护的城市


           苏兹达利的意思是“上帝守护的城市”。这座享有如此盛名的古城不仅风光奇丽,并保存有11世纪以来的城塞和近50座教堂、修道院。该市的宣传手册上写着:“到苏兹达利旅行,就有如赠给了自己一个难忘的礼物!来到这里您就像进入真正的童话世界。出现在您眼前的,是点缀着新奇别致、雕饰古老的白石教堂,是不褪色的《古俄罗斯写生画》。陈列品中的古圣像,是《600年图书瑰宝》。展览中展示的修道院图书巨册,是《黄金宝座》中不亚于著名的特洛伊黄金珠宝饰物。当您听到那迷人的钟声齐鸣时,就好像在过复活节……修应当承认,这段宣传辞毫不夸张,在苏兹达利我们的确有进入童话世界的感觉,特别是悠扬而清脆的钟声随着清风在蓝天与白云间回荡时,更使人像在倾听上帝的福音。


           我们曾围着一户户农家小院转悠,欣赏那一幢幢各具风采的木屋,甚至冒失的敲开别人的木门,挤进那满园春光的世界,没有想到,这里的人如此爱花,家家都有自己的花园,家家都种满了各色各样的花。面对这斑谰的美景,人人都受到极大的感动,个个忍不住发自内心的赞叹:这才是生活!不仅在居住人家是这样,教堂、博物馆、小镇的大街小巷都堪称花与植物的天堂,不知是日照的关系,还是肥沃的土壤,使这里的花特别美丽,特别娇艳。我匆忙掠过两个花店,竟忘了购买一些花种,因为有的花我过去从未见过。


           女作家李琦在《浮记俄罗斯》一文中写道:“这里到处可以看到美丽的鲜花,到处有买花与卖花的人”,“我尤其喜欢看那些卖花的老妇人,她们肩上裹着褪了色的大披肩,笑盈盈地站在各色美丽的花后面。这些老妈妈就像是从童话中走出来的,一下子让你联想起树林里的小木房,飘香的茶炊和雕花木勺子。她们身上散发出烤面包和酸牛奶的味道,亲切地递给你一束花,也递上一声真诚的祝福。”“面包香与花香,与俄罗斯那闲适、安静的整体气氛那么和谐,那么生动地体现了俄罗斯精神文化特征。明白了这些,就不难理解,在这些书香与花香中长大的人,为什么能那般狂欢起来如火焰,而安静下来如湖水了。”这些文字,让我更深一层地认识了俄罗斯,因为爱花的人心灵相通。


           在苏兹达利我们参观了俯主教宫殿,苏兹达利国家文物保护博物馆,内中的陈列物我已记不太清了,但对博物馆的周边环境却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登上山坡眺望大片大片的农庄、田原及森林。眼前,河水闪着波光穿过开满鲜花的河岸,大片大片白得让人心醉的轻云慢悠悠地在风的清拂下以巨大的蓝色天幕作背景,变幻组合成为令人神驰遐想的画面。偶尔有教堂的钟声响起,远近的万物都聆听着上帝的福音。在田的那一边,依旧有人用手风琴述说着梨花盛开的日


        子。躺在草地上,你会感受到大地温馨与关爱的气息。在这流露出天籁的环境中体味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竟有说不出的美妙与和谐。这是大自然安放灵魂的栖息之地,在其它地方,像这样的净土已不太多,而俄罗斯却比比皆是。难怪,这里孕育出了那么多的文学巨匠,那么多的杰出画家音乐家和诗人……


           给人印象深的,还有木制建筑术及农民习俗博物馆,这里有着众多的特色民居,全是木制建筑,有的几乎就是用一棵棵不加工的树“组合”而成,朴质、粗犷又充满诗意。来这里观光的度假的人不少,我们遇见老师带着孩子们来这里作游戏,她们穿着民族服装,拨弄着民间的乐器,欢快的歌声、笑声让游人动容。不少艺术家不自主地溶入了这笑乐的海洋,一时间己分不清老人和孩子;分不清学者与学生,更难辨中国人和俄罗斯人,一种童真的力量让所有的人享受到了爱的阳光!


           此时我也才发现,我们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参观教堂、博物馆并不是明智之举,说真的,要弄清每一座教堂的历史,每一座博物馆的藏品绝非我们跑马观花能完成的,一个景点有时就有一部历史,就会有几十万字的记录,这还不算涉及到民族宗教、地理、人文等太多的课题。不要说弄清楚这一切,有时我连读导游手册的细致描述都觉得累,因为书中讲的离我的生活太远,我无法用心灵去走近。反过来,我倒更乐意读那些以图为主,并配上简略而优美文字的图文书,从这些读物中你感受到的轻松与快乐无法替代,这才是真正的“采风”,精神上的自然之旅。要是我们的行程也安排一些“品味自然”的节目,恐怕会更有趣味。有人和我一样地渴望作这样的寻访,在自然当中,“你会自然而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那些大师们已化为泥土、秋叶,已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气韵。这些与俄罗斯血脉相连的灵魂,长久弥漫在俄罗斯的每一寸土地上。”只有如此,我们也许才能真正地读懂俄罗斯,才能更深地学习到俄罗斯艺术的精髓!


           如果我还有机会再去俄罗斯,我不再去名城,我要去寻访列维坦讴歌的金秋,或是普希金笔下的雪原……


           无法成章的絮语


           短短的十余天,匆匆而过,即便拍了几百张照片,写了厚厚一叠纸的日记,思绪也依旧是一片纷乱。


           对俄罗斯,中国人始终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事实上,中俄最深的相互交流还是“苏联”时期,二三十年代,从我国的青年爱国志士到苏维埃去寻访革命真理到五十年代“中苏同盟”,这是“同志加兄弟”的高潮时期。六七十年代,中苏形成对峙,中断来往近20年,直到八九十年代中俄关系才逐渐恢复正常。这之中的几度变迁都丝毫没有影响到中俄民间友好与文化艺术间的交往,我们依旧浸润在俄罗斯文化艺术的美好回忆之中,老一辈人对俄罗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如数家珍,对文化艺术领域的精典可以过目成诵,让我们来读读这些文字:


           “没有哪个国家像苏联那样,我没有亲眼见过它,但我已经那么熟悉,那么了解,那么惦念过它的城市、乡村、湖泊,它的人物旗帜、标语口号,它的小说、诗、戏剧、电影、绘画、歌曲和舞蹈。”


                                    ——王蒙《访苏心潮》


           “八百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莫斯科以它独特的历史,骄傲地立在大地上。它拥有许多世界第一;地下铁道长度第一,新库里扬诺夫净化站处理污水能力欧洲第一,公园、绿化带也位居前列,大歌剧院、话剧院,众多的纪念馆、博物馆和城里的精美雕塑,也是首届一指。”


           “列宁格勒有几多:街道公园多,树林多,河多、桥多、雕像多、纪念地多、作家诗人活动多,古建筑多。许多精美壮丽的建筑,配以流水、绿树、喷泉、草地,形成大城市中少有的幽雅、宁静、和谐的气氛,徜徉其间,自然会发出一种思古之幽情。”


                                  ——鲁彦周《旅途遐想》


           “在中苏关系非常困难的时候,一位苏联作家想写一本批判中国的书,为此去请教肖洛霍夫。肖对这位作家说:‘中苏人民之间友谊根基之深是无法衡量的,矛盾和困难是暂时的。写短暂现象的书寿命也是短暂的,没人读的,你不要写了。’”那位作家于是打消了原来的念头。


                              ——金河《肖洛霍夫故乡散记》


           “清晨,雨中枞林发出阵阵清香我在斯莫尔尼宫门前,从濛濛细雨中迈着虔诚的足步,将一束雪白的石竹花献在列宁雕像之前。列宁脚下那血红的花和我这洁白的花融成一支庄严而又圣洁的乐曲时,我心潮澎湃,意绪丛生。我从这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地方,转过身来,放眼全球。”


                             ——刘白羽《900个火炬》


           “我们这一代人或比我更长的一代人有着一种特殊的俄罗斯情结。或许是俄罗斯的文化太富魅力。记忆中的魂牵梦绕久久不能散去。我们可以想象,倘若我们没有俄罗斯文学艺术的影响和薰陶就一定会感到比现在迷惘、困惑和空虚。我们在艺术上的自觉和真正意义上坚忍不拔的追求与俄罗斯文化中伟大、雄浑与深远宽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割不断、扯不断。


                                ——卢禹舜《俄罗斯行》


           从《猎人笔记》、《叶甫盖尼·奥涅金》、《白夜》、《战争与和平》中认识了一个古老的民族;从《静静的顿河》、《苦难的历程》、《铁流》、《毁灭》中认识了一群不屈的人民;从《青年近卫军》到《一个人的遭遇》,从《金星英雄》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直至《日瓦戈医生》、《古拉格群岛》、《阿尔巴特的儿女们》,种种印象的重叠与不重叠,织成了一张扑朔迷离的网。


                             ——王小鹰《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忘不了莫斯科街头,那衣衫不整,却把自己的面包分一半给鸽子吃的老妈妈;我忘不了在彼得堡打出租车,那除去公道的计费,一分钱不肯多收的大胡子老人;我忘不了在海参威,那九十多岁高龄的老祖母,她满脸皱纹,依然在秋天的阳光下眺望大海,而后慈祥地望着我们说:愿上帝赐给你们幸福……


                                ——李琦《浮记俄罗斯》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多少也会感受到中国人对前苏联或者是对俄罗斯的眷恋,这不仅是一种怀旧,它还包含了许多用语言或是文字也无法倾述的情感,真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在与我同行的老画家中,好些人还在不停地寻访着他们的老师,寻访着他们昔日的艺术之梦,从那双双饱含友谊的目光中我仿佛再次听到了良知的呼唤……


           尽管这次旅行中也出现过好些不和谐;俄罗斯人对我们的冷漠,警察粗暴的指责,多收不合理的费用,有人偷走了同事的照像设备……但这些比起“小兄弟”在别人困难时为发横财坑“老大哥”也算是小巫了。当看到一大群一大群的同胞大咧咧地走在俄罗斯的马路上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神态,看到四处喧嚷,不排队,不守秩序,随处抽烟,吐痰,乱闯红灯的贵族派头,真不方便再去指责别人,扪心自问,是书读得太少啊!素质教育还有好多路要走!


           邓刚在《俄罗斯散记》中感叹到:“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整整70年的社会主义却造就了几代人的高层次文化。最明显的印象是无论男女老少都愿看报,在车上看,在船上看。在各种公共场所里,最常见的是人们手持一张报纸聚精会神。商店里排队的长龙,机场车站里候车的人海,全都悄然无声,主要是大家都在看书看报。有些退休的老头老太太,甚至冬日坐在寒冷的花园里看报。”“我到过许多俄罗斯家庭作客,无论家庭的主人是工人、农民还是干部或知识分子,无论住房宽敞还是窄小,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必不可少的一件家俱就是装书的书柜,必不可少的摆设的木雕、铜雕艺术品或玻璃器皿。即使是家贫穷得缺少衣柜沙发和必要的小桌椅,但决不可能没有书架和艺术品。”他说的是大实话,事实就是如此。尽管俄罗斯的经济改革还十分艰巨,俄罗斯人的生活状况还十分困难,但这些并不能影响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优秀品格。我们坚信,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将会重新崛起,古老的俄罗斯必将在新时期放射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短短十余天的亲身感受和廿年前的朦胧回忆让我浮想联翩,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让我写下这些散乱的随录,我很想把文章写好,可我实在无力控制自己神驰的思绪,就算是心声的一点记录,留给自己,也留给同行和未同行的朋友们闲时翻翻,也许还能引发一些联想。


           此刻,我回忆的屏幕又出现了无处不在,无时不美的鲜花,一族簇、一丛丛开在街头,开在广场,开在阳台上、开在公园里、开在乡间的小路上,也开在我的心里,像彩虹勾划的世界……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9(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