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晔璇个展“隔阂”|北京

      作者:admin2024-07-26 18:12:29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7.26.1.jpg


        《隔阂》秦晔璇个展

        艺术家:秦晔璇

        导师:高波、何云昌

        策展人:邓婷

        展览总监:胡嘉雯

        展览助理:宋丹丹、张苏

        展期:2024.7.27—8.15(周一闭馆)

        开幕式:2024年7月27日

        16:30-17:00 | 开幕导览

        17:00-18:00 | 开幕表演《写生》

        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承办:三影堂教育计划

        艺术纸支持:泛太克(FANTAC)

        地址: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号A)


        展览前言

        我们为何疏远又怎样亲近?

        查尔斯·泰勒在《现代性的隐忧》中曾提到过:人们过去总是被固锁在给定的地方,一个正好属于他们的、几乎无法想象可以偏离的角色和处所。这种个人主义导致了自我中心的倾向,使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只有“我”的狭隘世界。

        本次展览是一场关于现代生活的对话邀约。讨论精神在自我探索与联结外部世界之间游移的状态。人们对既往秩序的怀疑,创造了现代自由。然而自由并非无根之水,它在解构旧有秩序的同时,也孕育了新的隔阂,如同无形的墙,悄然间构筑起个体与世界的边界。幸运的是,每个人都掌握着开门的钥匙,通过对自我之外更大问题和事务的关注和参与,个体可以超越“我”,重建与他人和社会的共同体。

        艺术家秦晔璇正是利用“日记体”与文本图像置换的创作方法,将个人记忆与公共叙事交织在一起,借由对女性困境、娱乐至死、英雄主义、成功学焦虑等多种社会议题的关注,串联起与社会、与他人、与自我相互交织的线,共同编织出一幅复杂的社会纹理。隔阂或许是这些纹理之间的沟壑——个体对自由的渴望与怀疑像风略过其中,带来阵阵呼鸣,像极了长久沉默后的一声叹息。

        部分作品预告

        7.26.2.jpg

        娱乐至死咀嚼片,《有药》系列  2019-2024,收藏级喷墨打印,尺寸可变

        《有药》将在被放大的药品说明书前,摆放成堆的药罐子里,以盲盒抽奖形式,被观众带走。有药或许并没有药,也或许是有的。

        药物说明书,这种在日常生活中不太被重视却非常严谨的表述方式引起了秦晔璇的兴趣。她试图将戏剧化的语言,以及某些刻意编排的错误嵌入这个构架里,观看文学性的表达与一些社会学概念,塞入常有固定结构的药理阐释中,能否发生有趣的化学反应。

        被重新构想的某种“标准化”,如何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些药罐中装满了艺术家与现实世界的诸多隔阂与不适感。他们最终会跟随观众流向何处?在现场以及之后所发生的交互,是否能够引发观众对某些问题的重新思考?

        7.26.4.jpg

        《无中生无》,2014,黑白单屏幕行为录像,3分20秒,尺寸可变

        在这里,秦晔璇用自己的衣物把自己束缚在野外一棵树上。执一把虚无的小提琴,假设它能演奏风声。

        没有任何目的。

        她尝试在自然的环境中反思她对数字化媒介的直观感受:便利的;硬质的;迅捷的;容易消逝的;容易产生表现效果的;也容易在某个戛然而止的瞬间,迅速切断与人的感受链接的...

        对影像的追逐,某些时候很像在空无中探索,而后得到空无回响的。

        法语中有一个表达是 “Jouer du vent”,字面意思为“演奏风,与风戏耍”,实际表达了“什么都没干”——是这场行为的引线。

        不同语言中不同的表达是秦晔璇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因为这些表达承载了该语言所引导的思维惯性。最开始做这个作品的时候,她尝试记录与描绘的是一种对空无的等待。后来却发现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环境下,观众的解读也不甚相同。众多截然不同的解读与反馈将带着某些信号重新回到她之后的创作中来,成为她的“日记”。

        7.26.5.jpg

        《什么都没有看见2.0》,2015-2024 彩色单屏幕录像装置,3分11秒,尺寸可变

        这个录像拍摄于卫生间,影片中秦晔璇不断重复着“ You can not see anything,I can not see anything ”。创作的想法来源于她当天看到的新闻,某个因为群体不作为而导致的悲剧。

        在这里,她不断对凝视、视野限度、以及观看诉求提出问题。录像中有一个小细节,当她说“你什么都没看到”的时候,眼睛是睁开的,而她说“我什么都没看到”的时候,眼睛则是闭上眼睛的。秦晔璇喜欢将行为交互的密码以及某些带有社交属性的暗语嵌入影像之中。

        “我”在一个“我”自己创造的世界中进行自我凝视,此时,被“我”认为是看不见的,是否就是我们拒绝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的自我限度在哪里?“我”与他人交流的限度在哪里?“我”接受与拒绝是否从凝视的瞬间就已经开始了,或者说,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定义了。

        “我不做什么,我不认同什么”与“我看不见”比起来,实在不是更强有力的拒绝。

        7.26.6.png

        《万家灯火》,2024,彩色单屏幕录像,3分46秒,尺寸可变

        在《万家灯火》中,秦晔璇将夜晚小区的窗户灯光转化为一双双凝视的眼睛,它们随着雷暴中闪电的节奏闪现,忽明忽暗,在电光雷鸣中注视着所有观看者。


        艺术家 秦晔璇

        7.26.9.jpg

        独立艺术家,声像诗人。曾在国内外很多不同的地方生活,从事与图像、影像与声音创作相关的工作。目前工作于北京和上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在读,在法国留学工作6年,硕士毕业于格勒诺布尔-瓦朗斯高等艺术与设计学院,获DNSEP硕士;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作品时常在个人记忆与时代缝隙中探索公共和私人边界的,讨论隔阂与理解、多重身份以及当代生活的失重感。

        她在对生活观察与记录的过程中,以“氛围书写”与“模糊主客体”的方式,并置多元意义的文本与图像,重新思考自我与他人的边界、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戏剧性地重新拟造逻辑与顺序,逐步发现并整合自我在时代中不可避免的碎片化生活体验。她试图抓住被消解的,偶尔质疑“美学的自律”,好奇艺术如何发生,又如何介入社会;关注标准化下的群体焦虑、女性问题、话语权体系的诞生与瓦解过程。

        作品曾参与蓬皮杜 40 周年巡展布尔日TRAVERSéES REN@RDE、POEMA 诗歌艺术节等展览,也曾在法国巴黎东京宫、 瓦朗斯 LUX 国家剧场、南希 CCAM国家剧场;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展览中心等多个场馆展出。


        艺术家 高波

        7.26.10.png

        艺术家高波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和巴黎。198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成为中国最早在“圆明园画家村”的独立艺术家。曾获“1989全国彩色摄影大奖赛”一等奖(哈苏相机奖)、1989年第一届法国佩尔尼昂“VISA”国际摄影节一等奖(金眼睛奖)、德国“1998世界最美的书奖”和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他的作品受邀在国内及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瑞士、瑞典、美国、巴西、英国、日本和韩国举办展览。作品被博物馆、艺术机构及私人广泛收藏。2017年他在法国巴黎的欧洲摄影博物馆举办了个人回顾展 “GAO BO 高波 | 谨献 Les OFFRANDES”。作品回顾展同名文献画册,获中国摄影图书榜“2016年度原创图书”奖。2018 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从FRESNOY到CITÉ DES ARTS——高波艺术季》。2023-2024在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举办巡回展览。


        2014-2016拉丁美洲当代摄影大师班特聘导师the Master Latinoamericano de Fotografía Contemporánea, Centro de la Imagen,秘鲁利马。2018 墨西哥瓦哈卡CaSa当代艺术基金会当代摄影大师班特聘导师。2017至2018年特聘教授执教于 Le Fresnoy 法国国立当代艺术研究院。2020年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2021年他在巴黎远郊紧邻著名的吉维尼莫奈小镇的维尔侬建立工作室, 并于2023年成立并兼任主席的法国PIA国际艺术基金会。2021年高波一直受邀作为三影堂“陪跑计划”导师至今。

        自2011年高波第一次提出“裸思主义Laostism” 艺术哲学和美学概念,并贯穿在他的“整体艺术”创作中。三十多年来,高波的作品不断的游离在影像及影像装置,综合材料和现场艺术的边界之间。


         导师 何云昌

        7.26.11.png

        1967年出生于中国云南省,从1999年至今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他曾在北京山中天艺术中心、奥地利Francisco Carolinum Linz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白盒子艺术馆、比利时国家美术馆、印度尼西亚国家美术馆、墨斋画廊、东京画廊、前波画廊、麦勒画廊等地举办个展。曾参加第六届美术文献展(2023)、成都双年展(2023)、G21峰会群展(2021)、库里蒂巴双年展(2019)、横滨三年展(2014)、光州三年展(2014)、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2013)、广州三年展(2012)、第十届福冈亚洲艺术三年展(2009)、第二届纽约国际行为艺术双年展(2007)、“墙” 中国当代艺术主题展(2005)、沙迦双年展(2003)、釜山双年展(2002)、不合作方式(2000)、广州双年展(1992)等重要国际展览。

        曾获首届颜文梁青年艺术奖(2011)、中国当代艺术金棕榈奖(2011)、“改造历史 2000-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奖(2010)、“以身观身”澳门现代艺术博物馆行为艺术国际交流奖(2005)、“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2002)、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油画)(1999)。

        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昆土兰美术馆、法国蓬皮杜当代艺术馆、澳门现代艺术博物馆、瑞士ER I EN Meyer摄影基金会、M+博物馆、意大利Gian Enzo Sperone等机构及藏家收藏。


        策展人 邓婷

        7.26.12.jpg

        青年策展人,艺术家,现任RET艺术执行董事。其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并进修于苏富比艺术学院策展项目。自2022年担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青年赞助人委员与当代艺术实践小组组长,持续发挥年轻先锋力量。2013年至今,已在北京、上海、洛杉矶、伦敦、慕尼黑等地持续呈现先锋艺术项目。近期策展项目:“杨伯都-献给鹰:记忆宫殿”,颂艺术中心,2024;“乌麦灵媒艺术节”,油罐艺术中心,2023;"世人何以唤醒我:萨满、 仪式、与艺术灵媒“,798 Cube, 2023;“玄牝之⻔-对59届威尼斯双年展梦想之乳的回应”,无空间,2022;“安仁双年展-赛博乡愁单元”,安仁,2022; “爱丽莎的预示-IN/OUT”,嘉德艺术中心,2020;“赛博女性主义:一种电子痛经灵”,无空间,2020。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8(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