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幽谷 帅龙
近日,由江西省摄协主办、江西幸福数码摄影俱乐部承办的“极致影像 致敬自然——中画幅风光摄影佳作展”在江西省文联艺术展览中心展出。
中画幅相机因其介于35毫米小型相机和大画幅相机之间的独特定位,长期以来被视作专业摄影领域的标杆。凭借更大的成像面积、更高的分辨率以及独特的画幅比例,中画幅相机在商业摄影、人像摄影和艺术创作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次展览汇集48幅由江西本土摄影家创作的精品,这些作品借助中画幅相机44×33mm传感器的精密特性,在细腻的微反差表现中“精显”山川湖海的肌理与气韵。这些影像不仅承载着对神州地貌的深度观察,更展现了江西摄影群体在数字时代的艺术探索。从赣鄱大地的苍翠山峦到塞北的辽阔原野,每帧画面皆以中画幅特有的景深层次与质感张力完成自然景观的美学转译。
《暮色群山》是摄影家池晓虹在黑独山拍摄的。黑独山被誉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位于青海省芒崖市冷湖镇东北方向10公里处的柴达木盆地边缘,其荒凉孤寂的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人。傍晩时分,池晓虹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徒步2公里多,登上一座山峰,远眺黑独山,气势恢宏,错落有致,远处的胭脂山在落日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宁静、冷艳,近处山体在柔美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有如一幅美丽生动的水墨丹青山水画。池晓虹赶紧拿起相机对准群山,竖拍10张接片,精准地记录下这幅美丽的画卷。
“最美的光线往往转瞬即逝,需要耐心等待日出、日落、云雾或彩虹。这种等待让人学会与时间和解,也教会我们敬畏自然的无常。”在摄影家李忠荣看来,风光摄影不仅是记录美景,更是一种自我疗愈,在自然中寻找平静,用镜头对话天地。在拍摄作品《紫暮冰境》时,站在雪山脚下的他深刻感受到个体的渺小,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