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神游

      作者:许江2024-09-29 08:16:53 来源:光明日报

          (1/4)南山顶远眺(水彩) 骆献跃

          (2/4)展旗群峰(油画) 许江

          (3/4)塔影系列(水彩) 周崇涨

          (4/4)佛塔冬暖(油画) 吴志猛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浙地多山也。浙江虽属亚洲大陆的东南沿海,却丘壑迢伏,群峦叠起。

          台州最是多山之所。众人所立之处,要么屹于山岚之上,要么在群山环峙的谷地之中。第一次到天台,是四年前的深秋。那是一个艳阳午后,我们先到桐柏大瀑布。瀑水从四百多米的高崖上飞泻而下,激流若雨,涛声如雷,时有彩虹幻出,山岳如洗。黄昏时,往崖尖石壁上的鸣鹤小筑上远眺,秋水长天,飞霞满眼。暮色苍茫中,天台诸山以全景的方式乍然显现,烟岚浮动,如飞龙翻卷,最有一番动人的远意。

          第二天一早,便往国清古寺。寺外古树掩映,山涧上的巨石将山水接漱而下,绕着寺庙的红墙黛瓦,雕刻一道千古的镶边。古桥双壁,宝殿九重,住持大师陪同我们,步云梯,穿重院,常从门洞中蓦见艳阳暖阁,与上下的翠树烟影相比,似乎别有洞天。大师一路笑说树木的盛衰生死,我们却从他的冲淡祥和中感受到某种洒然与慧定。经他的指点,我们的观望渐入层次。古寺原就幽深,在深院的高台上回望,近处古枝长藤,遒劲奇出。远处,正是隋代的九级报恩塔悬于层层殿顶之上,如若宏钟。郭熙说“三远之法”,称“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我们于此回眸之处,顿然领会“平远之色有明有晦”的意思。那近树重晦,远塔清朗,最能令人感受到萧瑟空静的深秋之气。

          第二年初春,我们重访天台,再到石梁。其时时雨时云,下到石梁山涧谷底,微雨拂面,大石盘桓,曲涧中错落着七座石桥,拱卫石樑。由涧底向上望,瀑水比秋天多而湍急,气势不胜雄奇。石梁之下的涧流曲折有致,也能见出泉石端倪,郭熙的“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于此竟豁然洞见,回途不禁记写心怀:

          巨崖环抱向天揖,

          涧流激瀑飞惊奇。

          七座石桥悬屺顶,

          半千罗汉皈佛依。

          山合星宿应无涯,

          气结丹神在此栖。

          自古行到诗客多,

          只缘坐看云门怡。

          天台寻访已过去四个年头,但初访的一幕却总难忘却。四年以来,我举笔作画,无一日不在此一幕上反复登临。那向上仰望的高远,那窥山后的深远,那望远山的平远,均化在那一日之登临的现场之中,成为永难磨灭的记忆,成为具有长久意义的生命塑造。我真正地反复记忆的不仅是那个静止的景,更是我在其中反复感发的那个境。这或者正是画家的观看。明代画家王履有言: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这个“师”不仅是求学求教之“师”,更是问境问道之“师”。他反反复复地面向自己的心灵,让心灵面向目视的现场,又让目视不断面向“华山”的活的境域。这方是“师造化”的深意。

          这也正是浙江之山、台州之山对我们的养育,对我辈的恩赐。

          “山海神游——诗路浙江山水绘画台州主题展”近日在杭州最葵园艺术中心举办,50余位画家创作的130余件作品,涵盖油画、水彩、版画等门类。艺术家们围绕“浙东唐诗之路”主题,以山海为笔,以色彩为墨,描绘出一幅幅生动鲜活、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路文化带”台州段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风情。

          浙东唐诗之路,以萧山—柯桥—越城—上虞—嵊州—新昌—天台—仙居(临海)为主体,自钱塘江经绍兴,而后经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再达新昌,直至台州天台及温州,是一条穿越千年历史的文化长廊。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这条路上寻幽探胜,用笔墨描绘了浙东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浙东唐诗之路美术创作项目系列展览目前已成功举办四期,前三期分别为“雁荡的山”“富春江山”及“湘湖初照”,收获一致好评。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每一次登临浙江的山山水水,都仿佛是应和历史的邀约。我们认识江南的山水,在山水的现场深化山水的观看,接受山水的浸润,直面山水的历史,把握山水的立意,实现山水的涂画。此次我们将这些写生绘画展示出来,以做山水养育的回馈。

          (作者:许江,系中国文联副主席)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72(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