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雕塑家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雕塑家网 -最大雕塑艺术门户网站
#
新闻
综合
市场
活动
拍卖
展讯
预展
即时
回顾
在线
艺术家
名家
专题
观点
对话
访谈
报道
点评
评论
综合
市场
展览
个人
欣赏
名作
视频
素材
知识
技法
趣闻
理论
史论
互动
展销
艺搜
服务
建站
推广
加盟
推荐新闻
[05月06日]
从西北土雕到南海沙雕:沙雕艺术赋能景区文旅新体验
[04月22日]
New Open Call 第20届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
[03月12日]
空间设计师跨界核雕艺术:雅号棠主的传统与创新之路
[10月31日]
央美“雕塑大系”震撼开幕!刘士铭《劈山引水》引热议
[09月08日]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描绘良宵盛会 传递人民心声
[03月09日]
锡青铜失蜡法铸造技术非遗传承人黄晨宇东方十二瑞兽雕塑展开幕
[01月26日]
2024龙年艺术装置「腾」亮相上海陆家嘴!
[12月29日]
“华夏福瑞生肖艺术邀请展——2024甲辰龙年”正式启幕
[12月25日]
2023首届长沙雕塑艺术大展·访青年雕塑家吴文通
[11月24日]
刘士铭雕塑《丝绸之路》:中国方案的艺术呈现
艺术观点
宋开强艺术主张
艺术家要有民族心和使命感,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反对媚俗和虚假。薪火传承,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是弘扬民族文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奉献给自己的祖国和所处的伟大时代。
[详细+]
2022/11/12 16:45:42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宋开强语录
1、艺术家是自身艺术的上帝,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推崇“天人合一”的境界,吸取儒释道营养,做传统文化的守望者与传播者! 认为衡量艺术亘古不变之原则是好和坏,要有民族心和使命感,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反对媚俗和虚假,薪火传承,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是弘扬民族文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奉献给自己的祖国和所处的伟大时代。 2、宋开强谈“孝” 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蚁得食而报众。“孝”,是人类最高尚的美好情感。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处世必然平和,有中...
[详细+]
2022/11/12 16:45:04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聂晖心语选
中国人概念里天就是道,是虚亦是有。而在西方人那里,天就是有,天是要画出来的。而在中国画里,不会画天,天是虚无,就留白,但中国人眼里,天又是“有”,而且是“大有”。所以对至美的称赞常会说:真是“浑然天成”。所以“天成”,便是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就寻找天意。天在哪儿?天就是我们的内心,所以在我看来艺术就是追求“天心月圆”。——聂晖观艺 评弘一书法:道法自然,舒坦,平顺,无雕饰,心平气和,若打太极、全身放松,血脉流畅,呼吸平匀绵长。——聂晖观艺 评雲林画:儒雅,潇洒,清逸、娴静。意趣高雅,画面干净,有魏晋之风。常读心清意静...
[详细+]
2016/11/14 11:06:42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书法论文
《书法导报》编者按:2008年7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署名文章《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 文章分为“新时代的课题”、“对经典和大家的认识”、“书法工作者的责任”三个部分,高屋建瓶地论述了新时期书法发展状况、经典的品格、大家的条件,以及当代书法工作者面临的使命和任务。文章认为,“当今时代应当是出现经典和大家的时代”,而“新时代的书坛呼唤经典和大家,努力以经典和大家推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们每个书法工作者的神圣职贵”。 编者认为,呼唤经典...
[详细+]
2012/11/14 17:29:46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花鸟、动物、山水、书法作品选 前 言
我所见到的传媒介绍及评价文章皆称我为“人物画家”,而这本小辑出现的却不是人物,而是展示着我另一个世界花卉、动物、山水及书法。如果要研究我的成长过程,我在这一方面所作的努力不可忽视。我在中学时代已致力于书法、篆刻、花卉的研究,临摹了不少海派画家的写意花鸟。广州艺术博物院出版的我的专馆画集,第一张就是一九四八年画的《英蓉斑坞图》。行家们说事隔半个世纪,这幅画仍然耐看。一九四九年我南下从高剑父习画,人门第一课即要我整木临摹日本的景年及梅岭两位大师的花鸟册。与五代黄签的《珍禽图》对我的启示一样,不论哪家哪派,首要的是必须先从生活中来。没有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也就不可能有表现事物的深度。在这一点,工...
[详细+]
2012/06/30 14:47:08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从“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到“自成一家始逼真”——漫谈黄庭坚诗歌及书法创作
对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艺术主张历来褒贬不一,甚至贬多而褒少。王若虚云:“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把黄庭坚作诗说成是“剽窃”。纵观鲁直诗歌,那有剽窃之嫌?若把中国的文化传承、诗词的因革沿袭说成是“剽窃”的话,那么,中国任何年代的文化无不在“剽窃”前代。相反,“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正是中国古代文化包括诗词书画发扬光大的核心所在,在学习、借鉴、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创新,这正是古代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亦是书画创作的必经之路。这是每位作家和艺术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刘勰《文心雕龙》云:“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
[详细+]
2012/06/30 11:13:08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用书法与世界沟通
回想起当年我刚刚编写完自己的作品集时,心中洋溢着自信和欣慰,无论怎样,时光没有白白流逝。但后来即将交稿时,我再重新审视所选作品,起初的满足感已荡然无存,只觉得许多想法还没有表现到位,心中沉坠着遗憾。于是,我就把一些作品推翻一遍遍再写,可是艺术何时才能成熟,何时才能没有遗憾呢? 毕竟是人到中年。 那几年我下了班就一头扎进书房,任有多好的电视节目我都不动心,一写就是大半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把生活搞的这样冷清。 书法要的不就是这份冷清吗? 那时的我很少出门应酬,只通过书法与别人发生联系,用书法与这个世界沟通。这样,就把自己逼到了生活的“窄角”里。可庆幸的是,我却可以自由...
[详细+]
2012/04/28 14:51:48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戴卫艺术.书法篆刻集》自序
画家是感觉家,有感觉才有灵性,有灵性才能悟道,而悟道的基础来自修炼。中国画画家的自身修炼即是品行、学养以及实践能力和劳作态度的总和。苏东坡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祇有妙手才能得到天成的文章,而要炼就丹青妙手又何其难也。 中国的绘画艺术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史,特别是从汉唐到宋代绘画的高峰,其间真是画派如云,高手林立。在历史反反复复的背后,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是近些年来才被大众如梦初醒般认识到的。我有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结识陈子庄先生,尔后又拜黄胄先生为师,接受蔡若虹先生教导,是他们告诉我,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家,「诗书画缺一不可,」又规劝我:「多读书,...
[详细+]
2011/10/14 17:32:46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欧阳中石先生谈学习书法
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的欧阳中石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和书法大家。他的书法以取法自然、遒劲浑厚、端庄灵动在国内外书法界享有盛名。笔者在书法研究院学习时,曾带着习作专门向他请教,欧阳先生破例长谈,饶有兴趣地讲授了他的书法之道。细细回味,实感论述精到,寓意深刻,颇受启发。特整理发表,与读者共飨。 一、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欧阳先生说,有人练了多年书法,很刻苦,天天写,但是提高并不很大。而有的人学书法时间虽不很长,但进步很明显。原因何在?这与方法(或称路子)有关。学习书法,公认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临帖。学书法首先提倡向传统学...
[详细+]
2011/10/05 10:40:15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书法、篆刻同趣缘何 文/庄默石
笔走龙蛇起烟云,刀阵方寸惊鬼神。 若问二士宗安在,兰馨谷幽汉字门。 拙诗几句,试图破题。 书法,属书学。篆刻,属印学。前者是以毛笔在纸上书写,后者是以钢刀在印上镌刻。二者有着诸多不同,不在话下。也有着诸多相同,且不细说。后学仅就它们本质上的相同,略表陋见。书法和篆刻都讲求境界、趣味,都可以言情抒志,都富有玩赏价值,这大概是所有文人雅士的共识。这正是书法与篆刻本质相同所至。所谓本质相同,即:中国书法、篆刻均以汉字为本,或者说,均以汉字为艺术载体。 我国汉字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世界上许多古老文字,已不复存在。而中国汉字至今仍生机盎然。汉字的强大生...
[详细+]
2011/09/02 16:29:08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1
2
下一页
末页
艺术观点
/
导航
推荐艺术家
/
王兴刚
王小蕙
许鸿飞
孙家彬
钱绍武
程兵
赵萌
孙伟
项金国
吕品昌
刘威
景育民
龙翔
朱尚熹
陈云岗
隋建国
黎明
曾成钢
曹春生
杨剑平
许 江
艺术商城
/
国画
西画
书法
其他
王荣松作品
¥20000
作者:王荣松
尺寸:100x100cm
吕华作品
¥50000
作者:吕华
尺寸:80x60cm
刘斐作品
¥40000
作者:刘斐
尺寸:90x78cm
李文作品2
¥20000
作者:李文
尺寸:100x80cm
艺术联盟商城
点击进入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雕塑家网 -最大雕塑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IAOSUJIA.NET
,
All right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3
电话:
QQ:529512899
424753128
地址:
邮编:100069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